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49
折扣购买: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0短篇小说卷)
ISBN: 9787550038233
吴义勤,文学博士,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
响器 刘庆邦 庄上死了人,照例要请响器班子吹一吹。他 们这里生孩子不吹,娶新娘不吹,只有死了人才 吹打张扬一番。 大笛刚吹响第一声,高妮就听见了。她以为 有人大哭,惊异于是谁哭得这般响亮!当她听清 响遏行云的歌哭是著名的大笛发出来的,就忘了 手中正干着的活儿,把活儿一丢,快步向院子外 面走去。节令到了秋后,她手上编的是玉米辫子 ,她一撒手,未及打结的玉米辫子又散开了,熟 金般的玉米穗子滚了一地。母亲问她到哪里去, 命她回来。这时她的耳朵像是已被大笛拉长了, 听觉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母亲的声音从相反的方 向传来,她当然听不进去。 大笛不可抗拒的召唤力是显而易见的,不光 高妮,庄上的人循着大笛的声响纷纷向死了人的 那家院子走去。他们明知去了也捡不到什么,不 像参加婚礼,碰巧了可以捡到喜钱、喜糖和红枣 ,但他们还是不由自主地去了。他们是冲着大笛 吹奏出的音响去的。这种靠空气传播的无形的音 响,似乎比那些物质性的东西更让他们热情高涨 和着迷。高妮的母亲本打算一直把玉米辫子编下 去,编完了高高挂在树权子上,给女儿做一个榜 样。可大笛的音响老是贴着树梢子掠来掠去,她 编着编着就走了神,把玉米辫子当成了女儿的头 发辫子。她还纳闷呢,高妮滑溜溜的头发什么时 候变得像玉米皮子一样涩手呢!做母亲的哑然笑 了一下,很快为自己找到一个听大笛的借口:去 把高妮找回来。 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高妮的母亲进不去了 ,只能站在大门口往里看看。响器班子在院子一 角,集体坐在一条长板凳上吹奏。他们一共是三 个人,一个老头儿,一个中年人,还有一个小伙 子。吹大笛的小伙子坐在中间,老头儿和中年人 分别在两边捧笙。他们面前置有一张方桌,上面 有暖水瓶、茶碗和纸烟。高妮的母亲认出来了, 这是镇上崔豁子的响器班子,那个老头儿就是四 乡闻名的崔豁子。据说从崔豁子的曾祖父那一辈 起就开始吹响器,到崔豁子的儿子这一辈,他们 家已吹了五代。换句话说,周围村庄祖祖辈辈的 许多人最终都是由他们送走的。他们用高亢的大 笛,加上轻曼的笙管,织成一种类似祥云一样的 东西,悠悠地就把人的魂灵过渡到传说中的天国 去了。吹奏者塌蒙着眼皮,表情是职业化的。 他们像是只对死者负责,或者说只用音乐和 死者对话,对还在站立着的听众并不怎么注意。 他们吹奏出的曲调一点也不现代和复杂,有着古 朴单纯的风格。不消说曲调代表的是人类悲痛的 哭声,并分成接引、送别和安魂等不同的段落,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00短篇小说卷》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以专业的眼光严格遴选本年度最值得阅读的短篇小说,并附有专业的评论,按年度形式推出,精选了本年度优秀作家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平。既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和成绩的梳理,更是为读者带来美味可口的文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