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复旦大学
原售价: 27.00
折扣价: 20.25
折扣购买: 孟子直解(精)
ISBN: 7309037448
梁惠王上 【解题】本篇被列为《孟子》之首,据说是有深意的,因此历来受到研 究与注解者的重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本篇是孟子政治思想的关键之所在 。孟子一心想以尧舜之道来“平治天下”,拯救当时社会的动乱,他的政治 理想和抱负,以及一些很具体的主张,大多都包含在本篇之内了。 本篇的上篇凡七章,前五章是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第六章是孟子与梁 惠王之子襄王的对话及对其的评价,末章是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这七章讨 论的主题十分集中,都是围绕着孟子的政治理想——“王道”和“仁政”而 展开的。其中包括了孟子政治学说中关于“义利之辨”、“与民偕乐”、“ 仁者无敌”、“保民而王”、“恒产与恒心”、“制民之产”等许多重要思 想。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日:“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孟子对日:“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日‘何以利吾国’,大 夫③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④曰.‘阿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 国危矣。万乘⑥之国,弑④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 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否夺不餍 ⑧。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⑨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 必日利?” 【今译】孟子去见梁惠王。惠王问:“老丈,你不远千里前来:大概对 我的国家将会有利吧?,, 孟子答道:“大王何必讲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倘若王说‘怎样才 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才对我的家有利’,士和庶人说‘怎样才 对我本人有利’,从上到下互相追求的都是利,那国家就危险了。拥有兵车 万辆的国家,弑杀其君主的,必定是拥有兵车千辆的家族;拥有兵车千辆的 国家,弑杀其君主的,必定是拥有兵车百辆的家族。能在拥有兵车万辆的国 家中获得兵车千辆,能在拥有兵车千辆的国家中获得兵车百辆,不能算不多 了。如果真是轻义而重利的话,那就非闹到不夺得全部就不满足的地步。从 来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他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会怠慢他的国君。大 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讲利呢?” 。 【注释】①梁惠王:即魏惠王,名罄,公元前369--~]319年在位。当政 时,为避秦威胁,国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亦称 魏为梁;王本天子称号,公元前344年(周显王二十五年)“逢泽之会”,魏 惠王自称为王,开战国七国君主称王之始。 ②叟:老年男子。 ③大夫: 官名。 ④士、庶人:小官吏、老百姓。 ⑤交:互相;征:求取。 ⑥乘 :一辆四匹马拉的战车。 ⑦弑:古代以下杀上、以卑杀尊叫弑。 ⑧不夺 不餍:夺,篡夺;餍,满足。 ⑨后:怠慢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