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齐鲁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8.30
折扣购买: 村学集(共3册)
ISBN: 9787533340575
母子打擂台看谁水平高 大学生杜进宝返乡种藕种出一片新天地 《农村大众》记者陈建志 大学毕业放弃城市舒适的工作,回到老家,跟母亲打 擂台比赛种藕,看谁管理水平高。说起4年前的这个决定, 杜进宝至今依然很佩服自己当初的勇气。 2012年7月,大学毕业之后,在北京等城市工作了2年 的杜进宝突然提出,要回老家山东平邑,跟着母亲学习种 藕。一听这事,亲戚朋友都不理解,父母明确表示“坚决 反对”,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走出落后的沂蒙山区进入繁 华的大城市,又要回来。“你在这个穷山窝里没待够?” 杜进宝诚心诚意地对母亲说:“我就想试试我的本事 ,跟您打擂台,一人管一片藕池。如果我种的藕产量比您 的高,您给我100万元创业基金,我自己去创业;如果我种 的藕产量比您的低,我就听您的话,回城市去。”看儿子 一股犟劲,母亲勉强同意了,把原先自己管的30亩藕池一 分为二,拿出15亩让儿子管。 跟母亲打擂台种藕,想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杜 进宝的母亲名叫崔凤美,种藕十几年了,技术水平高,管 理又细心,种出的藕产量高、品质好,在当地很出名。 认准的事情,就要干好。作为一名种藕新手,杜进宝 买来书籍,有空就学;遇到不懂的技术难题,书上没写的 ,就向擂台赛对手、自己的母亲请教。 作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最可贵的是他不安于现状、 大胆创新的精神。原来给藕池施土杂肥,都是一次全部投 入,他改为分三次施,这样减少了肥料浪费,提高了肥料 利用率。种藕的人都知道,施到藕池里的肥料必须事先腐 熟,如何腐熟则大有学问。杜进宝买来日本原产的EM菌制 作腐熟剂,他尝试着调整配方,经历多次失败之后,终于 研制出一种新的腐熟剂,添加到肥料中,不但发酵更充分 了,发酵时间还变短了。 春种秋收。4月下旬栽下的藕种,逐渐发芽、展叶、长 茎、开花,到了9月下旬该收获了。莲藕收获机开进藕池, “隆隆”作响,待到把藕池里的藕全部挖出来,过磅一称 ,母亲管理的藕池亩产藕6000斤左右,杜进宝管理的则超 过8000斤。不用说,做儿子的取得了擂台赛的胜利!父母 无奈,同意他留下来种藕。 “说好的100万元创业基金,兑现给儿子了吗?”面对 提问,母亲崔凤美回答:“岂止是100万元,打那以后,种 藕的事儿全交给儿子啦!我退居幕后,成了他的帮手。” 当然,杜进宝也没有另起炉灶去干别的事,依然一心一意 种藕。 随着种藕事业的扩大,小打小闹难成气候。杜进宝于 第二年注册成立了平邑汪洋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并任理 事长。他的想法是,把周边种藕的乡亲们联合起来,一起 把这桩事做大。 他带领社员们从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引进了一种产自外 国的新品种雪藕。这种藕,切开之后颜色雪白,而且一天 之内不变色,吃起来脆生生的,口感好,产量又高,亩产 可达1万斤,比老品种产量高出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