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全集(小说一集1)(精)

茅盾全集(小说一集1)(精)
作者: 茅盾|主编:钟桂松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原售价: 132.00
折扣价: 93.72
折扣购买: 茅盾全集(小说一集1)(精)
ISBN: 9787546131399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著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霜叶红于二月花》等。他捐赠稿酬设立的专门奖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的“茅盾文学奖”成为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

内容简介

“我讨厌上海,讨厌那些外国人,讨厌大商店里 油嘴的伙计,讨厌黄包车夫,讨厌电车上的卖票,讨 厌二房东,讨厌专站在马路旁水门汀上看女人的那班 瘪三……真的,不知为什么,全上海成了我的仇人, 想着就生气!” 慧女士半提高了嗓子,紧皱着眉尖说;她的右手 无目的地折弄左边的衣角,露出下面的印度红的衬衫 。 和她并肩坐在床沿的,是她的旧同学静女士:年 约二十一二,身段很美丽,服装极幽雅,就只脸色太 憔悴了些。她见慧那样愤愤,颇有些不安,拉住了慧 的右手,注视她,恳切地说道: “我也何尝喜欢上海呢!可是我总觉得上海固然 讨厌,乡下也同样的讨厌;我们在上海,讨厌它的喧 嚣,它的拜金主义化,但到了乡间,又讨厌乡村的固 陋,呆笨,死一般的寂静了;在上海时,我们神昏头 痛;在乡下时,我们又心灰意懒,和死了差不多。不 过比较起来,在上海求知识还方便……我现在只想静 静儿读一点书。”她说到“读书”,苍白的脸上倏然 掠过了一片红晕;她觉得这句话太正经,或者是太夸 口了;可是“读书”两个字实在是她近来唯一的兴奋 剂。她自从去年在省里的女校闹了风潮后,便很消极 ,她看见许多同学渐渐地丢开了闹风潮的正目的,却 和“社会上”那些仗义声援的漂亮人儿去交际——恋 爱,正合着人家的一句冷嘲,简直气极了;她对于这 些“活动”,发生极端的厌恶,所以不顾热心的同学 嘲笑为意志薄弱,她就半途抽身事外,她的幻想破灭 了,她对一切都失望,只有“静心读书”一语,对于 她还有些引诱力。为的要找一个合于理想的读书的地 方,她到上海来不满一年,已经换了两个学校。她自 己也不大明白她的读书抱了什么目的:想研究学问呢 ?还是想学一种谋生的技能?她实在并没仔细想过。 不过每逢别人发牢骚时,她总不自觉地说出“现在只 想静静儿读点书”这句话来,此时就觉得心头宽慰了 些。 慧女士霍地立起来,两手按在静女士的肩胛,低 了头,她的小口几乎吻着静女士的秀眉,很快地说道 :“你打算静心读书么?什么地方容许你去静心读书 呢?你看看你的学校!你看看你的同学!他们在这里 不是读书,却是练习办事——练习奔走接洽,开会演 说,提议决议罢了!”她一面说,一面捧住了静女士 的面孔,笑道:“我的妹妹,你这书呆子一定还要大 失望!” 静女士半羞半怯不以为然的,推开了慧的手,也 立起身来,说道:“你没有逢到去年我受的经验,你 自然不会了解我的思想何以忽然变迁了。况且——你 说的也过分,他们尽管忙着跑腿开会,我自管读我的 书!”她拉了慧女士同到靠窗的小桌子旁坐下,倒了 两杯茶,支颐凝眸,无目的地看着窗外。 静女士住的是人家边厢的后半间,向西一对窗开 出去是晒台,房门就在窗的右旁,朝北也有一对窗, 对窗放了张书桌。卧床在书桌的对面,紧贴着板壁; 板壁的那一面就是边厢的前半间,二房东的老太太和 两个小孙女儿住着。书桌旁边东首的壁角里放着一只 半旧的藤榻。书桌前有一把小椅子,慧女士就坐在这 椅上,静女士自己坐在书桌右首深埋在西壁角的小凳 上。 房内没有什么装饰品。书桌上堆了些书和文具, 却还要让出一角来放茶具。向西的一对窗上遮了半截 白洋纱,想来是不要走到晒台上的人看见房内情形而 设的,但若静女士坐在藤榻上时,晒台上一定还是看 得见的。 “你这房,窄得很;恐怕也未必静。怎么能够用 功呢?”慧女士喝了一口茶,眼看着向西的一对窗, 慢慢地说。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