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39.78
折扣购买: 双尖山
ISBN: 9787512060135
双尖山 双尖山,在金东区源东 乡境内,人们抬头举目便可 一览无余,近在咫尺。 巍峨壮丽的金华山,亦 叫长山、常山、北山,但人 们多习惯叫北山,位于金华 城北。金华东邻台州,南毗 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 与杭州。从航拍实图中可以 清晰地看出,金华境内的东 、东北与大盘山、会稽山相 连;北、西北与龙门山紧接 ;金华南面的山脉从闽、赣 交界的武夷山延伸入境,至 武义县、婺城区南部和永康 市的仙霞岭,也就是人们常 说的金华南山。向东北延续 为大盘山和天台山脉。大盘 山是钱塘江、曹娥江、椒江 和瓯江部分支流的源地和分 水岭,西南段位于磐安、东 阳、永康和义乌,主峰在磐 安县安文镇东南。会稽山为 天台山支脉,主体朝东北方 向伸展,西南段延伸至东阳 北部和义乌,主峰东白山位 于东阳、诸暨、嵊州交界处 。龙门山界于富春江与浦阳 江之间,分布在浦江、婺城 区和金东区北部、兰溪及义 乌,其余脉大多呈块状山地 ,则为人们统称的金华北山 。显然,南山北山纵穿金华 地区八市县,形成了“三面 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 江”的金华盆地的丘陵地貌 。金华北山面南,蜿蜒起伏 ,势如游龙,雄压万峰;左 右分支回峦,连屏拱卫,整 个北山周三百六十里,宛如 天然屏障雄镇婺城金东北关 ;诸峰数重,山岭双峦对矗 ,气势磅礴,成为耸立在金 华北边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风 。 金华山山脉白兰溪市洞 源一匕山的大盘山一义乌市 溪华一线呈北东东向,延展 40多公里,由东西向山脉主 脊和南北向延伸的峰岭与深 切的河谷组成,为屹立于金 华盆地和墩头盆地的一座断 块山。而在源东乡境内的双 尖山就在这组山脉之中,面 南。 双尖山的山体是尖的, 与金华山的尖峰山同是五行 属火,或许该火是克着金华 的“金”,对源东或亦有一定 的制约。但不同的是双尖山 固然是从莽莽的北山龙脉山 脉开屏列帐的山峰,为群山 生育之所,藏风聚气之处, 护送有力,却也代表吉利。 在众多的典籍中,对双尖山 的称谓有:华金尖、法华尖 。 双尖山处在源东乡与傅 村镇的交界,地跨金东、兰 溪(浦江)、义乌,海拔 833米,为金东第一高峰。 双尖山是一座奇葩、奇 妙、奇异的山。且不说从梁 武帝萧衍到明太祖朱元璋等 众多帝王文化与金华山结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留 下了曾经的脚印。在众多典 籍中,双尖山历史上有历代 文人骚客在此驻足,而且竟 然有被明洪武帝朱元璋钦誉 的“开国文臣”古代文豪宋濂 ,现代的有艾青、陈望道、 冯雪峰、吴晗、施复亮、施 光南等一大批世界顶级文化 名人;中国著名诗人艾青、 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在双尖山 留下了坚定的步履和不朽的 篇章。艾青1954年春写的 《双尖山》,把家乡的昨天 、今天、明天深深地寄托在 充满生命温情的怀乡之心中 ,“是什么鸟在窗户外面, 唱着,唱着,唱着,在早晨 的清静的空气里,它的歌声 这样嘹亮而又圆润。这歌声 引起了我的记忆,我在家乡 双尖山的峰顶,也听见过这 迷人的歌声……”故乡原本 就是这个模样。别说是人的 情怀了,飞鸟尚亦思故乡,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都说诗与歌有着本质上 的“同源双流”,就是缘了对 土地的热爱、对故乡的深情 ,还有对光明时代的向往,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希望 的田野。艾青、施光南在金 东,在双尖山。一首诗、一 首歌,穿越大江南北,深入 千家万户。一个诗神,幻化 出的是一座金山,一个灵魂 的光环;一个歌神,飞舞来 的就是一条彩色的路,一座 生命与精神融合的学校。令 人没想到的是,双尖山己形 成的奇特仙境、风光美景, 竟然在潜移默化之中拉近了 读者与双尖山的距离,当然 也在无形之中让人增添了许 多无法破解的神秘符号。双 尖山岩高峰尖,却也森林密 布,雾漫接天。按照《旧唐 书·地理志》的记载,金华 府、金华县之名称谓,实与 “隋改长山为金华,取州界 山为名”之述而统一了口径 。又与《道光金华县志》在 孝顺镇、源东乡的“其镇面 北一峰日华金尖,其西南面 日法华尖,双峰矗立云霄” 之说而相符。《光绪金华县 志》记载:“自东阳大盆山 而来蜿蜒起伏递入义乌之香 山五云山,复西行数十里至 花锦峰过萧王岩,入县(金 华)界西行至金华尖,县东 九十五里高百余仞。折而北 而南至法华尖。法华尖,俗 名双尖,为郡城之远祖山也 。县东八十里高百余仞有法 华寺废址。”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