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辽宁人民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墓史密码之神秘的西夏皇陵
ISBN: 9787205104757
白玉京,原名王兆华,出生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作家协会会员,新浪文学签约作者,新浪文学男频霸榜前三,现居苏州。热爱山河与草原,同时也热爱江南的潺潺水声。民族历史研究爱好者,古风类作品与悬疑类作品优质作者。全国“古龙杯”征文比赛银奖获得者。其作品《替生》入选第四届全国“海峡两岸征文比赛”优质IP作品奖,并在微信读书等多平台上线,曾被著名作家鱼人二代称赞为非常有才情的青年作者,其作品被评价非常具有IP开发价值。出版图书《荀彧——枭雄曹操背后的男人》《萧何——汉朝开国大管家》《范蠡——恣意江湖的人生赢家》。其中《荀彧——枭雄曹操背后的男人》一书入围传记畅销榜前30位。
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 辉煌的历史文化,离不开 各民族的拥护和缔造,如 果将灿烂夺目的中华文明 史比作一条奔流不息的长 河,那么各民族的文化就 是其中一朵朵绚烂的浪花 。 洛阳家家学胡乐,万 里羌人尽汉歌。 翻开历史的篇章,从 春秋战国赵武灵王时期的 胡服骑射,一直到后期北 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似 乎每个历史阶段都少不了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 而中古的辽宋时期, 不但是一个铁马金戈、风 云变幻的年代,还是一个 民族交融频繁的年代。 在这个阶段,原本活 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契丹 人建立了雄霸一方、幅员 万里的“辽”帝国,与南边 由赵匡胤所建立的北宋形 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 不过,在辽、宋两大 政权势力对峙的同时,中 国西北边一个名叫“夏”( 西夏)的政权也孕育而生 。 在现今很多人的脑海 中,对“西夏”这个王朝的 印象更多来自金庸先生的 武侠小说作品《天龙八部 》。在该小说中,西夏是 一个雄霸西北的政权,段 誉、慕容复、虚竹等人都 纷纷前往应选驸马。 而在小说《鬼吹灯》 里,鹧鸪哨曾与了尘长老 一同前往传说中西夏国的 黑水城寻找雮尘珠,经历 了一番惊险与刺激的故事 。 然而,真实历史中的 西夏虽没有小说里那般神 奇迷幻,却也充满了神秘 色彩。它的帝陵目前是否 完好、里面究竟是什么样 等一系列问题就像钓鱼时 使用的鱼钩,牢牢地勾起 了人们的好奇心,使人们 心向往之,并想一探究竟 。 但要探究神秘的西夏 帝王陵墓,我们得先从西 夏这个中古时期占据西北 要地、雄霸一方的神秘王 朝的历史以及其陵墓是如 何被后人所发现的开始说 起。 西夏(1038—1227) 是由党项人(主要以古羌 人的一支与鲜卑、吐蕃等 部族融合而成的民族)李 元昊效仿宋朝官制在中国 西北地区建立的一个以党 项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地方 割据政权,历经十帝,共 189年,疆域涵盖今天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北 部、青海、甘肃及内蒙古 自治区部分地区,东靠黄 河,西至玉门关,北接大 漠,南临萧关(今宁夏回 族自治区同心县),总面 积约为77万平方千米。 如果从唐朝末年(881 )党项先祖拓跋思恭被唐 王朝封为“定难军节度使” “夏国公”,占据夏州(今 陕北地区的横山区)开始 算起,西夏前后的历史共 有346年,不仅比在北方 的辽国存在时间长,也比 西南边的两宋加在一起的 时间还要长。 李元昊建国时,定国 号为“大夏”(自称邦泥定 国或大白高国),因地处 北宋西北边,故而被北宋 称作“西夏”。 西夏自开国以来就像 一匹黑马,与辽、宋两国 以及后来居上取代辽国的 金国,长期形成了三足鼎 立、分制天下的局面,雄 霸西北近两个世纪,铸就 了多姿多彩的灿烂文明。 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可 小觑的王朝,千百年来留 给后人的则更多是传说, 在正史中仅有星星点点的 足迹。 究其原因,则是西夏 末年其与兴起于大漠的蒙 古发生的几次规模浩大的 战争,直接将这个曾经傲 视于中国西北的帝国拖入 了毁灭。 12世纪中后期,西夏 天盛十四年(1162,南 宋绍兴三十二年),生活 在漠北草原上的蒙古乞颜 部诞生了一位被西方人称 作“上帝之鞭”的伟大人物 ——孛儿只斤·铁木真。 到了西夏天庆十三年 (1206,南宋开禧二年 ),铁木真统一蒙古后逐 渐壮大,在被众蒙古部落 推举成为“成吉思汗”的同 时,也将征服的目光扫向 了草原之外的地域。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 西夏。 据史书记载,自西夏 天庆十二年(1205,南 宋开禧元年)三月开始, 蒙古正式建国之前,铁木 真就已经采取“先弱后强” 的政策,对西夏发动了一 次试探骚扰式的进攻,并 一击得手。 此后蒙古便对西夏发 动了多次进攻,每次都大 肆掠夺人畜,烧毁城池, 直至最后将其摧毁消灭, 前后共耗费22年的时间。 蒙古攻打西夏的理由 很简单,主要有四条:一 是西夏一直“脚踏两条船” ,在向蒙古俯首称臣的同 时又与蒙古的敌对势力金 国交好;二是西夏不按时 向蒙古纳岁币交“保护费” ;三是西夏不出兵跟随蒙 古攻伐;四是西夏没有将 皇子送到蒙古去做质子。 对,你没看错,“质子 ”这一春秋战国时期流行 的法则,到了辽、宋、金 时期,依然是各个割据政 权之间保持和平友好的基 础原则。 面对新兴起而又强悍 的蒙古骑兵,早已日落西 山、国力衰退的西夏自然 是无法抵抗的。 P2-5 一千年前,西夏政权崛起于今天的宁夏地区,激活长达二百年的顽强生命。 八百年前,当蒙古铁骑踏碎六盘山这片土地,一同被埋葬的还有这片文明。 一百年前,一记铁锹挖开沉睡近千年的坟冢,“西夏”二字重回大众视野。 史书夹缝中的记载+残破陵墓的暗示=活的西夏历史。如今,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