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五月黎明(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上海滩丛书/上海地情普及系列
ISBN: 9787567135024
*中央谋划接管大上海 许涤新 从香港赶赴天津 汽笛长鸣,卓芬及其他送客的人都下船去了,“东方 号”离开香港,破浪前进。 “东方号”是只有三千吨的小型轮船,它挂着巴拿马 国旗,船中装满了货物。舱内有几个作为旅客居住的小房 :靠近船头的餐厅设备相当好,站在餐厅里,就可以遥望 海天一色的天际。这次船上的旅客,只有几个人,那就是 汉年、我、老夏(夏衍)及其女儿阿谜(现在,她不但结了婚 ,有了孩子,而且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之后留校教学,升 到教授了),达德学院的一位副教授及其夫人,还有两位年 轻的越南女青年。潘汉年与老夏父女住在一起,我在隔壁 同达德学院的教授夫妇住在一起。那两位越南女青年只在 餐厅中见面,她们住在哪一间,我就不知道了。 我在离港前**,把《广义政治经济学》两卷的稿子 ,交给“三联书店”的史枚同志,但第二卷缺“资本主义 总危机”一章。我向老史说明,待我在路上抽空写出。因 此,我的简单的行李,除了衣服被褥之外,还带了一些有 关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材料。卧室很小,没法工作,见到餐 厅宽大舒适感到十分高兴,要补写稿子,有条件了。于是 ,我就利用大家到卧室休息时,埋头把这一章写出来。老 潘出来散步时,看见我伏在桌上写书,大笑起来,说我是 书呆子。我对他说:“一部书只缺一章,如果不赶快写出 来,到了北平,到了上海,我估计会忙得不可开交,哪里 有时间去搞这一章。此时不写,*待何时?”老潘听后点 点头。我在“东方号”上终于把这一章写完了。到北平的 时候,碰到龚澎同志,我就把这一章的原稿,托她替我带 回香港交给三联书店。可能因为工作太忙,她没有把稿子 送给“三联书店”。当我跟部队进入上海之后一个月,“ 三联书店”通知我,本书的原稿已送到上海排印,但“资 本主义总危机”一章,还是空白。没办法,只好在烘炉似 的工作环境中,咬着牙根,挤出时间,把这一章,再写一 次。由于这个缘故,这本书拖到1950年6月才在上海初版出 书。 我在“东方号”上用在写书的时间并不多。在饭后, 其他的人都回卧室休息了,只有我和汉年、夏衍,经常一 面望着餐厅外边的海天景色,一面讲起故事来了。具体谈 什么呢?现在不全记起了。汉年谈得*多,我谈得*少, 因为他们两人都是我的前辈,走上革命的道路比我早,知 道的事情比我多:还因为当时我还在考虑“资本主义总危 机”如何写法。汉年是在1933年秋进入中央苏区的,他是 亲身经历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亲身经历过艰难辛 苦的长征的。他的谈话重点是在批评王明的“左”倾路线 ,批评第五次反“围剿”的硬拼干法。他有一次谈到几个 去过莫斯科的负责人,听到上海地下组织连续三次遭到大 破坏,而农村武装斗争又是如此艰难,曾经提出一种想法 ,要把*中央搬到南洋,特别是新加坡,从国外秘密地向 **发出指示。***同志坚决反对这种想法,认为这是 取消*中央的一种做法:南洋并不太平,南洋并不是不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