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人先做人(精华版)

管人先做人(精华版)
作者: 李伟
出版社: 外文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管人先做人(精华版)
ISBN: 9787119083209

作者简介

哲学、管理学硕士 成长于基层 多家企业管理咨询师 管理通俗化首倡者 管理本土化领军者 长期致力于通俗管理研究,并有多部著作出版其中《管人先做人》、《三分管人七分做人》等书较有影响力 现为财经自由撰稿人

内容简介

1.把员工当成企业的主人 美国人的企业理论无一例外地完全站在管理者的 立场上,其目的都是为 维护管理者如何获得利益最大化,从而去调动雇佣者 的积极性,却从来没有 哪一种管理理论,可以最终消除或化解企业中雇佣者 与企业主双方的矛盾与 冲突。 日本人经过吸收和改进,就将企业主与雇佣者的 利益统一了起来:首先 是企业主对生产者实行终身或长期雇佣制,消除了雇 佣者的失业危机,而且 日本企业主认为以“炒鱿鱼”这种方式来威胁员工, 不如把员工当成企业的 主人,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存亡的忧患意识,更能激发 员工的责任感、积极性 与创造力。因此,企业不惜花费重金把每个人都培训 成多职能的人才。 对雇佣者不断地进行培训和轮换岗位是日本企业 的特色,倡导“员工与 企业共同成长”。再以“年功序列制”来保证每个员 工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使企业人才不断地实现向上流动。企业不仅是从事生 产经营活动的场所,更 成为每个员工社会生活的中心,是每个成员“人格形 成”和“精神修养”的 地方。马斯洛提出的人的5个层次的需要,在企业中 都可以得到满足。 因此,企业文化已将日本企业变成了劳资双方的 利益共同体和社会生活 共同体,人际之间不存在防不胜防的不公平竞争和暗 箱操作,成功地把一个 企业变成大家庭,使员工对家和国的忠诚变成对企业 的忠诚。 这种企业文化形象地将企业化为一个家族,家族 的兴衰关系到每个成 员,所以每个成员都会为了家族的荣誉和兴盛而战。 做人智慧: 把员工当成企业的主人,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存亡 的忧患意识,更能激发 员工的责任感、积极性与创造力。 2.狗争路,不如让它先走 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 避免争论。避免争论, 要像你避免响尾蛇和地震那样。 十之八九,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 己绝对正确。你赢不了 争论。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即使赢了,但实际 上你还是输了。为什 么?如果你的胜利,使对方的论点被攻击得千疮百孔 ,证明他一无是处,那 又怎样?你会觉得洋洋自得;但他呢?他会自惭形秽 ,你伤了他的自尊,他 会怨恨你的胜利。而且一个人即使口服,但心里未必 服。 潘恩互助人寿保险公司立了一项规矩:“不要争 论!” 真正的说服艺术不是争论,甚至最不露痕迹的争 论也要不得。人的意愿 是不会因为争论而改变的。 释迦牟尼说:“恨不消恨,端赖爱止。”争强疾 辩不可能消除误会,而只 能靠技巧、协调、宽容以及用同情的眼光去改变别人 的观点。 林肯有一次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 军官,他说:“任何决 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会在私人争执上耗时间,争执 的后果,不是他所能 承担得起的。而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自制。要在跟 别人拥有相等权利的 事物上,多让步一点;而那些显然是你对的事情,就 让得少一点。与其跟 狗争道,被它咬一口,不如让它先走。因为,就算宰 了它,也治不好你的 咬伤。” 做人智慧: 真正的说服艺术不是争论,甚至最不露痕迹的争 论也要不得。人的意愿 是不会因为争论而改变的。 3.记住失败者的名字 古往今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似乎成了亘古 不变的真理。 成功者,是因为他们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比别人要 多,因此,他们理应得 到鲜花和掌声,这也无可非议。但是,那些失败落魄 之人呢?有谁曾想到过 他们? 他们一样也曾为了某个目标而艰辛跋涉着。他们 付出的并不比别人少, 有时甚至比成功者还要多。但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不 可预知的原因,屡屡与 成功失之交臂。那么他们的付出,该不该得到回报? 有些领导,往往只看到了那些少数成功的下属, 于是,便毫不吝啬地将 自己所能想到的溢美之词全部赠送给了他们。但是, 对于大多数曾经辛勤工 作并为之付出的“失败者”,往往未加以重视,甚至 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所 以,要记住那些失意的人们。 做人智慧: 失败者一样也曾为了某个目标而艰辛的跋涉着。 他们付出的并不,比别人 少,甚至比成功者还要多。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