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六朋/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苏六朋/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作者: 朱万章|主编:林雄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11.14
折扣购买: 苏六朋/岭南文化知识书系
ISBN: 978721806837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家世与翰墨因缘 在清代广东画家中,足迹不出岭南而声名享誉海内者,山水画推黎简 ,人物画推苏六朋。很有意思的是,两人均为顺德人,并且都以布衣终老 。 苏六朋出生在顺德勒流镇南水村。顺德自古以来便是人文荟萃之地。 这里钟灵毓秀,地灵人杰,单明清两代所出之书画家就有数百人,几乎占 广东书画家的三成以上。以书画而论,明代有李孔修、钟学、邓翘、梁孜 、梁元柱等名家,清代著名者如陈恭尹、彭睿壦、薛始亨、张锦芳、黄丹 书、郭适、苏仁山等,均是在广东美术史上可圈可点的人物。一些不甚有 名或并非专业从事书画创作的文人墨客乃至市井俚人、野夫樵子等也大多 雅擅丹青,不可胜数。近年出版之《顺德书画人物录》所收已故顺德籍书 画家就多达四百余人。在一个小小的县级行政区域里有如此众多的书画家 ,在广东,仅此一地。即使在江浙、京津地区,这种情形也是不多见的。 苏六朋出生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艺术传统与文化底蕴的山水之地,自然也 就在潜移默化中种下了翰墨因缘。 对于少年苏六朋的情况,由于史料阙如,我们几乎无从得知。现在所 知道的、对于了解苏六朋早年从艺经历极为重要的资料来自于他的父亲。 苏六朋的父亲名叫奕舒,以行医为生,同时擅长绘画,与广州五凤村东漱 珠岗纯阳观道士李明彻是要好的画友。李明彻(1754—1832),字飞云,一 字青来,广东番禺人,年十二即入罗浮山冲虚观道籍。他不仅是一位道士 ,还是一个天文、地舆学家和画家,至今所存的纯阳观望斗台,便是他观 察天象的遗址。据说在道光二年(1822)阮元督粤时所修的《广东通志》中 的《海防图》就是由他绘制的。他同时善画山水、人物,还著有《圜天图 说》 《黄庭经注》和《证道书》等。奕舒住在纯阳观的松枝馆,与李明 彻结伴作画。现在由于奕舒画迹的不存,也很难了解其画艺,但可以想像 的是,苏六朋自幼便是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接受艺术的熏陶。 在现在的顺德南水村,几乎找不到与苏六朋直接相关的遗迹和资料, 但前几年苏氏族人在修葺祠堂时发现几件苏六朋及其儿子苏腾蛟的巨幅大 画(后来由南水村将其捐赠给广州的一家美术馆),可以作为苏六朋在其故 乡受到敬重的例证。但要了解其他有关苏氏的情况,也就很难了。笔者所 能掌握的文献资料和传世画作表明,苏六朋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广州度 过的。因其父长期活动于广州,所以苏六朋出生于广州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挖掘和梳理。 二、罗浮山结缘 罗浮山是岭南的一座道教名山,早在晋代就流传着葛洪炼丹的故事。 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道士白玉蟾也曾在此修炼。罗浮山同时也是一座 佛教胜地和文化名山,大凡到过广东的文人墨客如苏轼、阮元、翁方纲、 何绍基、上官周、杭世骏等均有登临此山并留下遗迹或咏诗的记录。在广 东历史上,凡诗文或书画享有盛名的文人大多和罗浮山结下过不解之缘, 以罗浮山取名、号的不计其数,如张穆号铁桥道人,黎简和薛始亨均号二 樵山人(西樵与东樵之合称),陈阶平号罗浮云外青使、罗浮山道士,居廉 别署罗浮道人等。以罗浮山为题材作画的也不在少数,如黎简、汪后来的 《罗浮山水》册等。 有史记载的苏六朋最早的从艺经历是他到罗浮山读书并学画。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