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人民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80
折扣购买: 共和国文学的经典记忆
ISBN: 9787214210807
。。。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现出了令中朝 人民永远铭记的英勇、坚韧以及爱国主义、国际主义 精神。在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中,有军职干部3名、 师职干部10余名、匿职干部200多名,战士中更是涌 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邱少云所在连队奉 命于夜问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 起突袭,中午时潜伏地被敌人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 ,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计划,保护战友,他忍着烈 火炙烧的剧痛在5个小时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杨 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先后连续打退 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最后只 剩他与两名伤员,弹药也已用尽,于是当美军发起第 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冲 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不仅是他们,还有 用胸膛堵枪眼的黄继光,有以身躯开路的许家朋,有 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冒严寒、跳冰窟、 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都在中朝人民的心 中树起了丰碑。 于是,在建国初期涌现了大批歌颂“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文学作品,如魏巍的长篇小说《东方》 、谷岩的长篇小说《三八线上的凯歌》、巴金的小说 《团圆》等,但尤其以纪实性的通讯、报告、特写在 当时影响最大,并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 收获。巴金、靳以、菡子、刘白羽、杨朔、黄钢等都 写过这类通讯报告,如《生活在英雄中间》、《我们 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和平博物馆》、《朝鲜在 战火中前进》、《对和平宣誓》等,都是其中的名篇 ,而传播最广泛、影响最热烈的就是魏巍的这篇《谁 是最可爱的人》。 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原名魏鸿杰, 曾用笔名红杨树,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东方》、通讯 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我的老师》等。他毕 业于延安中国人民抗H军事政治大学,建国后曾任《 解放军文艺》副总编,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中国 文联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一、二、三 届全国人大代表等。抗美援朝期间,魏巍曾先后三次 奔赴朝鲜前线,陆续发表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战 士和祖国》《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 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都在 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于1951年正式出版,“最可爱的人”更成为赴朝鲜作 战的“志愿军”士兵的代称。在前线的日子里,魏巍 亲身感受了战地炮火的轰鸣,亲眼看到被热血浸透的 土地,亲耳听到了失去家园的人们的悲泣,亲手握过 我们的战士们满是伤痕的手臂。他迫切地想把自己的 所见所感呈献给广大人民。《谁是最可爱的人》这部 作品就是作家在战士们的感召下完成的:“我能写出 《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基本的原因,是我们的战士 的英雄气魄、英雄事迹,是这样的伟大,这样的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