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福建科技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0.52
折扣购买: 无病到天年(2大病预防先除湿)/国医大师养生系列
ISBN: 9787533551179
路志正,字子端,号行健,男,汉族,生于1920年12月21日,河北省藁城市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顾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顾问,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名誉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心病专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会副会长。 从医6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外科等亦很有造诣。精通中医理论,崇尚脾胃学说和温病学说。主持的“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三等奖。并著有《中医内科急症》、《路志正医林集腋》、《实用中医心病学》等。 2009年5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国医大师”。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个房子,那内湿就好像 房里的“家贼”,外湿就好比“外鬼”。俗语说“没 有家贼,引不来外鬼”,一旦身体里有了湿邪,外界 若再有点儿风吹草动,二者就会同气相求。 2001年6月上旬,我到日本访问,正好碰到了日 本的梅雨季节。而这个季节,日本的气温高、气压低 ,外部的湿就不容易散发,许多人因此感到胸闷、身 重乏力、肌肤黏腻、汗出不爽,情绪也偏于沉郁,加 上生活习惯嗜茶饮酒,酷爱生冷,偏食甘味,所以很 容易滋生内湿。湿土之气,同气相求,造成了日本人 气虚、湿浊困重的体质。虽然他们的肌肤看起来很细 腻,但大部分是因为外湿郁于体表所致,所以近年来 ,日本的过敏性疾病逐年增多,特异性皮炎、哮喘、 鼻炎、花粉症几乎成为日本的国民病,而风湿性关节 病、皮肤病、心脏病等也屡见不鲜。 湿病既然跟人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自己本身 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那么,我们要避免和祛除湿 邪,就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有些人会问,如果我身体有湿邪,那是不是平时 我就不能游泳,要少泡脚、少洗澡,尽量少接触外湿 呢?其实,外湿是需要在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导 致体内湿邪加重。当你在泡脚和蒸桑拿的时候,反而 可以通过发汗的方式排出部分湿邪。但是在泡脚、蒸 桑拿或者洗澡、游泳结束后,一定要记得及时擦干身 体水分。尤其是在淋雨后,最好能擦至皮肤潮红发热 ,然后再洗澡并换上干燥的衣物。有的人刚脱掉潮湿 的衣服,就马上用热水洗澡,这样容易使寒湿入侵体 内。同样的,夏天大汗淋漓时也不可马上洗冷水澡或 去游泳,因为在汗孔未闭之时,容易让寒湿之气入侵 。◎现代人的病为什么那么复杂、难治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 优越,可亚健康的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却越来越多呢? 各种病邪猖狂作祟,颇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 势。实际上,致人生病的风邪、寒邪、热邪就像是单 纯的罪犯,容易让人区分和治疗。但是,若是碰上比 它们阴险狡猾而缠绵难愈的病邪——湿邪,那治疗起 来就比较麻烦了。 湿邪很少“孤军作战”,常常与其他外邪勾结到 一起。比如,与风结为“风湿”,如果二者同时侵犯 人体筋脉关节,就会导致发热恶风,关节肿痛困重, 屈伸不利;与寒结为“寒湿”,寒和湿都属于阴邪, 二者结合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与暑结为“暑湿”, 暑湿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夏季和秋初,如果人体 正气不足,在炎热的天气下又吃多了生冷之物,就容 易感受暑湿而致病;与热结为“湿热”,虽然与热结 合到了一起,但湿邪还是阴邪,所以医生在用药时都 是十分慎重的。 同样的湿邪到了不同人的身上,也会出现不同的 变化。比如,体质肥胖的人,多偏于痰湿;身体比较 健壮的年轻人,身体热量比较大,热量有余的情况下 ,体内的湿就容易化热,成为湿热;老年人和身体虚 弱的人,本身能量不足,十白冷,手脚冰凉,体内的 湿就容易变成寒湿。 古人总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着,如 油入面”。如果遇到了热邪,我们可以直接清之,风 邪可直接散之,寒邪只要温之就行。可湿性黏腻,胶 着难去,在治疗上不能也没有办法采取快速疗法,汗 法只能是微汗,下法只能是缓攻,补法只可清补。 P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