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6.40
折扣购买: 科普勒斯顿哲学史.718—19世纪德国哲学
ISBN: 9787522511368
★著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科普勒斯顿,著名哲学史家,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皇家哲学学会成员、亚里士多德学会成员、伦敦大学海斯洛普学院教授、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荣誉院士。 ★译者简介 陈杰,湖南湘西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出版译著《平等》(R. H. Tawney 著),发表论文《再论康德的恩典观——回应黑尔“道德鸿沟”之说》《 康德的“应当蕴含能够”原则》等。 丁雨姗,安徽马鞍山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获C S C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奖学金,以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赴维也纳大学学习一年 。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道德哲学。发表论文《对威尔曼道德相对主义类比论证的反驳》。 杨云飞,浙江湖州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德国哲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康德学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德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德国现代哲学和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出版译著《道德形而上学奠基》等,发表论文《康德目的王国理念新解》《解析康德“驳斥唯心论”的论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实践理性问题》《论康德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影响》《理性的公共运用和世界公民的哲学》等。
第一章 导论 引言 —康德哲学与观念论形而上学——观念论的 意义、其对体系的坚 持及其对哲学的力量与范围的信心——观念论者与 神学——浪漫主义运 动与德国观念论——完成观念论计划的困难——德 国观念论中拟人化的 成分——关于人的观念论哲学 1. 在 19世纪早期的德国哲学领域里,我们发现了 漫长的西方哲学历史中最为灿烂的形而上学花朵之一。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系列对实在、人生与历史给出了 原创性解释的体系;这些体系无疑都极为恢宏壮丽,而 且它们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至少仍对某些心灵有吸引力。 因为这一时期的每一位主要哲学家都声称要解开世界之 谜,要揭示宇宙的奥秘和人类存在的 意义。 的确,在1854年谢林逝世之前,法国的奥古斯特· 孔德已出版《实证哲学教程》,在这部著作中,孔德认 为形而上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过渡阶段。德国也将 有自己的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运动,它们虽未将形而上 学置于死地,却迫使形而上学家反思并严密界定哲学与 各门科学之间的关系。但在十九世纪的头几十年,实证 主义的阴影尚未横在台前笼罩着形而上学领域,思辨哲 学享有一段不受抑制的繁茂发展时期。在这些伟大的德 国观念论者身上,我们发现了对人类的理性力量和哲学 的范围的超卓信心。观念论者将实在视为无限理性的自 我显现,他们认为能在哲学反思中追溯这种理性自我表 现的生命。他们并非这种神经质的人 ——一直探头探 脑地张望,看看批评者是否在悄声议论,认为他们不过 是在理论哲学的薄弱伪装下做出诗意的心灵倾诉,或者 认为他们深奥晦涩的语言只是掩饰不够明晰的思想的面 具。相反,他们确信人类精神终于回归到自身之中,确 信人类意识终于清楚地揭示了实在的本质。而且每个观 念论者在提出关于宇宙的洞见时,都信心十足地认为这 就是客观真理。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德国观念论给今天大部分人 的印象是,它们属于另一个世界、另一种思想氛围。而 且,我们可以说,1831 年黑格尔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 代的结束。因为随之而来的就是绝对观念论的崩溃[ 虽 然在英国、美国、意大利和其他地方有后期观念论运动 ,但这并不能改变如下事实,即在黑格尔之后形而上学 观念论在德国没落了。]和其他思想路线的兴起。即便 是形而上学,也已转至不同方向。那种对于思辨哲学的 力量和范围的超卓信心 —这尤其是黑格尔的特征 —再 未恢复。但是,尽管德国观念论像火箭般快速飞过天空 ,又在相对来说很短的时间内崩溃坠地,但这却是一次 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飞行。无论德国观念论有什么缺点 ,它都是在我们所知的思想史中最持久的努力之一,这 种努力是要用统一的概念来掌握作为整体的实在和经验 ◎广阔的思想史视野 本书以其详尽的内容在哲学史界占据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力图破除哲学简史类书籍对哲学家、哲学思想漫画式的理解,不仅细致地描述了哲学史上耀眼的“明星”哲学家们及其哲学思想,还对那些通常被史书忽略的哲学家们给予一定关注。 ◎细致的哲学流派谱系研究 科普勒斯顿以深厚的学养勾勒出各哲学体系的逻辑发展和内在联系,试图以“永恒哲学”的原则完成历史材料的挑选工作,提供连贯而有意义的哲学历史解释。 ◎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引用 作为一本以“成为教科书”为目标的哲学史,其中广泛吸纳了各种古代、近代、现代学术研究的成果,鼓励学生在学习哲学史之后去阅读哲学原典,拿起书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