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77.40
折扣购买: 汉语动词的多义性与动宾短语的多样性研究
ISBN: 9787030664181
第一章 汉语多义动词的义项与宾语的类别
多义词的大量存在构成了汉语词汇的一大特点,动词的多义性更为突出。多义动词各个义项跟与之共现的名词性成分之间也就相应具有句法、语义以及语用的选择。吕叔湘等(1999:435)明确指出:“怎么研究动词?可以就动词本身研究动词,但更重要的是研究句子里边的动词和有关成分,主要是名词性成分的关系。”“动词的性质决定它可以或者不能让哪个名词出现在它的前边,可以或者不能让哪个名词出现在它的后边,如此等等。”郭继懋(1998:76)也指出,“在规定宾语范围内区分受事的、结果的、处所的等等,与其说是给宾语分类,不如说是从一个与宾语有关的角度给动词的意义分类更为深刻”。赵元任(1979:157)探讨动宾结构的语法意义时,也曾指出,动宾关系的分类列举不尽,并且会有交叉。可见,现代汉语中动词跟宾语的关系就是动词对宾语的选择关系。那么,动词与宾语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体现了动词对宾语的选择关系,一方面体现了宾语在满足动词选择时所体现出来的语法关系。本章将对常用多义动词构成的义项数量与宾语类别情况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就以上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作进一步的梳理与分析。
第一节 多义动词的选择与宾语分类
一、汉语多义词与动词的多义性
在汉语里,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意义的词叫做多义词。一个词在产生之初一般都是单义的。词的多义,是语言发展的自然结果。词的多义不仅丰富了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使用范围,而且使语言的使用更具有经济性。义项是多义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多义词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一个词包含几个意义。多义词不同义项或意义在词义结构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一般几个意义之间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以及“常用义”之分。动词的多义性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不仅是语言运用的结果,也是人类认知的产物。动词的多义性一般从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在本义或基本义的范围内衍生出与其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多种不同的具体行为意义;二是超出基本义或基本义范围,通过隐喻或转喻产生各种抽象意义。多义动词义项不同,表达的词汇意义也不同,与之相搭配的宾语成分的选择也不同。多义动词不同义项带宾可以构成不同语义的动宾短语;同一个义项带不同类型的宾语也可以构成不同语义关系的动宾短语。
二、本书所考察的多义动词的选择与宾语类别
本书以孟琮等(1999)编著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 为研究依据,选取可以带名词性宾语的多义动词为考察对象,逐一梳理其带宾情况。《词典》一书共收录动词1223个,共计2117个义项。根据研究需要,重点考察有2个或2个以上义项并且可以带名词性宾语的多义动词。这样的动词总计有378个。按照汉语拼音顺序排序,具体如下:
挨、爱、安、安排、熬、拔、把握、摆、搬、办、包、保留、抱、背(bèi)、奔(bèn)、比、编、变、表示、表现、表演、拨、补、布置、擦、裁、采、藏、操纵、插、查、差(chà)、拆、唱、抄1 、抄2、超过、吵、扯、撤、成、盛、吃、冲2、抽1、抽2、出、除、处理、穿、传、串、闯、吹、刺激、凑、催、存、搭、打、代表、带、当(dāng)、挡、当(dàng)、倒1(dǎo)、倒2(dǎo)、倒(dào)、得(dé)、得到、登1、登2、等、等于、点、垫、调动、掉1、掉2、钉(dīng)、顶、订、钉(dìng)、丢、动、冻、斗、读、断、对、蹲、多、夺、发、发表、发动、发挥、发现、翻、反映、犯、放、飞、分、分配、扶、改、改变、改造、盖、赶、干、搁、攻击、刮1、挂、关、管、管理、滚、过、害、喊、合、护理、欢迎、还、换、回、会2、活动、挤、计较、计算、记、继承、加、加入、夹、煎、检查、减、见、建立、讲、降、交、交代、浇、叫1、校对、接、揭、解、解决、解散、介绍、借、进、经过、举、卷、决定、开、看(kān)、砍、看(kàn)、靠、可以、抠、扣、夸、拉1、落(là)、来、捞、离、理、立、了解、留、流动、搂(lōu)、漏、落(luò)、抹(mā)、埋没、卖、满足、冒、没有、迷、描、灭、摸、磨(mó)、抹(mǒ)、磨(mò)、拿、闹、念、拧(níng)、扭、弄、趴、爬、拍、排1、跑、泡、培养、赔、配、捧、碰、批、披、劈(pī)、劈(pǐ)、评、凭、破、扑、起、起来、掐、签1、欠2、抢1、敲、侵占、清洗、请、求、取、去1、缺、让、绕、惹、认、扔、揉、入、撒、赛、扫、杀、闪、上、烧、少、审、升、生、省、拾掇、使、使唤、是2、收、收拾、守、数、摔、涮、顺、说、送、算、算计、缩、锁、塌、抬、贪、摊、弹、探、探望、烫、掏、逃、淘、讨、套、剔、提、填、挑1(tiāo)、挑(tiǎo)、跳、贴、听、停、通、通过、捅、偷、投、透、突击、涂、吐(tǔ)、吐(tù)、推、推翻、退、吞、脱、拖、玩、喂、问、吸、吸收、洗、下、献、想、向、象、消化、写、卸、谢、欣赏、信、醒、修、修理、选、学、压、压迫、淹、研究、掩盖、养、养活、咬、要、用、有、砸、栽1、在、糟蹋、造、炸(zhà)、摘、展开、占有、长、招1、着(zháo)、照、照顾、折腾、震动、支持、支配、织、指、治、制造、住、抓、转(zhuǎn)、转(zhuàn)、装2、撞、追、走、钻、作为、坐、做。
动词是动词性语言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中心。从语义上看,动词的语义属性表现为动词对相关语义成分的支配制约能力。一个或一类动词能支配几个语义成分,能支配几种类型的语义成分,这是动词本来固有的属性(陈昌来,2002:4)。动词语义属性对句法成分有很强的制约性,直接关系到每个动词后带宾语类型的数量。一个动词所带宾语的类型越多,说明该动词所能支配的语义成分越多,动词的带宾能力相对较强。汉语宾语是句子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宾语跟谓语动词关系密切,就动词而言,宾语是及物动词所支配或涉及的对象。宾语和主语一样,也有谓词性宾语和名词性宾语之分。汉语学界对宾语有不同的确定标准。较早对宾语类型进行全面考察的是李临定先生,李临定(1983:31)在《宾语使用情况考察》中从语义和结构两个方面考察了名词性宾语的使用情况,根据充当宾语的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将宾语分为八大类十三个小类,分别是受事宾语、结果宾语、工具宾语、对象宾语、目的宾语、处所宾语、施事宾语、其他(包括类别、原因、角色、依靠、方面、依照的字体);马庆株(2005:87)将名词性宾语分为客体宾语、主体宾语、使动宾语、工具宾语、方式宾语、表称宾语、结果宾语、予夺宾语、对象宾语、时间宾语、处所宾语、数量宾语、虚指宾语等13类;邢福义(1991:76)对动词后除施事宾语以外的宾语进行考察,把宾语分为常规宾语的受事宾语和非常规宾语的代体宾语两大类;孟琮等在《词典》(1999:8)中把名词性宾语分为了受事、结果、对象、工具、方式、处所、时间、目的、原因、致使、施事、同源、等同、杂类等共十四个小类;黄伯荣和廖序东(2002:83)在《现代汉语》中将宾语分为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和当事宾语三大类,其中当事宾语又包括时间、处所、工具、方式、原因、类别、目的、存在和其他九小类宾语。鉴于本书研究的需要,也为了统一宾语类型的判定标准,书中关于宾语类型的分类和鉴定按照《词典》的标准来确定。
第二节 多义动词的动词义项数量考察
一、单音节和双音节多义动词的分布情况
本书所考察的可以带名词性宾语的378个多义动词中,单音节多义动词占了绝大多数,只有很少一些词属于双音节多义动词。单音节和双音节多义动词数量统计如表1.1所示。
表1.1 单音节多义动词和双音节多义动词的数量分布情况
比较表1.1数据发现:
(1)378个多义动词中,有76个双音节动词,占多义动词总数的20.1%;有302个单音节动词,占多义动词总数的79.9%。多义动词中单音节多义动词占了绝大多数,是多义动词的主要构成部分。
(2)双音节多义动词有76个,总计163个义项,双音节多义动词的平均义项数为2.1;单音节多义动词有302个,总计971个义项,单音节多义动词的平均义项数是3.2。可见,单音节多义动词的多义性比双音节多义动词的多义性更为突出。
二、不同义项数的多义动词分布情况
所考察的多义动词义项数量不同,各个义项数的多义动词数量统计如表1.2所示。
表1.2 不同义项数的多义动词数量分布情况 单位:个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
(1)378个多义动词中,第一是2个义项的动词,数量最多,一共有213个,在多义动词中所占的比例达到56.3%;第二是3个义项的动词,有84个,在多义动词中所占的比例为22.2%;第三是4个义项的动词,有36个,占比9.5%。5个义项的动词有16个,6个义项的动词有15个,7个义项和8个义项的动词都是4个,10、11、12以及23个义项的动词都只有1个,13个义项的动词有2个。
(2)2个和3个义项的动词数量占多义动词总数的78.6%,整体上,随着动词义项数的增加,多义动词数量明显减少。可见,动词的多义性跟多义动词的数量呈反比。可以推论,汉语常用多义动词大部分是2个或3个义项的动词,真正义项数多的动词数量并不多。
213个2个义项的多义动词中,双音节动词有65个,所占比例为30.5%;单音节动词有148个,比例达到69.5%。
双音节动词分别是:
安排、把握、表示、表现、表演、布置、操纵、超过、处理、刺激、代表、得到、等于、调动、发表、发挥、发现、反映、分配、改变、改造、攻击、护理、欢迎、计较、继承、加入、检查、建立、校对、解决、解散、经过、决定、可以、了解、流动、埋没、满足、培养、起来、侵占、清洗、拾掇、使唤、探望、突击、推翻、消化、吸收、欣赏、修理、压迫、研究、掩盖、糟蹋、展开、占有、照顾、折腾、震动、支持、支配、制造、作为。
单音节动词分别是:
挨(āi)、熬、背(bèi)、奔(bèn)、拔、裁、藏、插、差(chà)、拆、唱、抄1、吵、成、盛、冲2、抽2、除、闯、催、当(dāng)、挡、当(dàng)、倒1(dǎo)、倒2(dǎo)、倒(dào)、登1、登2、等、垫、掉2、钉(dīng)、订、钉(dìng)、丢、冻、蹲、多、夺、犯、扶、干、搁、害、喊、还、会2、记、夹、煎、减、降、解、借、进、卷、看(kān)、砍、夸、捞、理、立、漏、抹(mā)、冒、迷、描、灭、磨(mò)、念、拧(níng)、弄、趴、爬、排、泡、赔、捧、批、披、劈(pī)、评、凭、扑、掐、签1、欠2、抢1、敲、请、求、去1、扔、揉、入、撒、赛、审、升、省、使、数、涮、顺、缩、锁、塌、抬、贪、探、烫、掏、逃、淘、填、挑1(tiāo)、跳、听、停、偷、透、吐(tù)、吞、喂、献、向、象、写、谢、信、醒、选、学、淹、要、砸、栽1、造、炸(zhà)、长、着(zháo)、织、治、住、转(zhuǎn)、转(zhuàn)、装2、撞。
3个义项的多义动词有84个,其中双音节动词有11个,单音节动词有73个。双音节动词分别是:保留、发动、管理、活动、计算、交代、介绍、没有、收拾、通过、养活。单音节动词分别是:爱、安、摆、搬、办、抱、变、补、擦、采、查、抄2、扯、串、凑、得(dé)、掉1、斗、读、断、飞、分、改、盖、刮1、滚、换、回、挤、加、交、浇、叫1、揭、举、靠、抠、来、离、搂(lōu)、抹(mǒ)、扭、碰、劈(pǐ)、取、缺、绕、惹、认、扫、烧、少、守、说、送、弹、讨、剔、贴、捅、涂、吐(tǔ)、拖、玩、吸、洗、卸、用、摘、招1、追、钻、落(là)。
4个义项的多义动词有36个,其中双音节动词仅1个,其他均为单音节动词。分别是:拔、包、撤、抽1、穿、吹、动、过、合、扣、留、卖、摸、闹、拍、让、杀、闪、生、是2、摔、算计、摊、挑(tiǎo)、通、脱、问、想、修、养、咬、在、照、指、抓、坐。
5个义项的多义动词有16个:比、编、吃、存、赶、关、见、讲、接、磨(mó)、拿、跑、配、退、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