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加油吧大脑!
ISBN: 9787521744934
黄翔,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治医师,颅底外科研究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肿瘤学组全国秘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太平洋神经科学院(PNI)、韩国亚洲大学及CHA医疗中心访问学者。 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及牛顿基金获得者,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上海市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首届上海科学技术协会“科学诠释者”。 历任复旦大学辩论队队员,辩论队教练、顾问,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冠军及最佳辩手。 2019年受邀参加上海市科协主办的“TELL+科学”科普讲堂,个人单次演讲视频上线后获得近80万播放量。 2020年获得上海市科协科普基金,创办“小黄医生说脑”短视频科普自媒体。
“心想事成”“心有灵犀”“ 专心致志”“问心无愧”这些 古人流传下来的成语让我 们一直有一种错觉:心脏 是产生意识的器官。 然而,作为一名脑外科 医生,我发现,当大脑发 生变化(受伤或被切除) 时,人的性格也会发生改 变:有些脑损伤让人抑郁 :有些变化让人狂躁或者 懦弱:有些能让人改变价 值观、宗教信仰和幽默感 :有些脑损伤则让人举棋 不定,产生妄想或者幻觉 。如果脑损伤严重。患者 甚至会直接失去意识,转 入昏迷。 比如,我有一位脑肿瘤 患者,本来是一位教思想 政治的严肃古板的大学老 教授,最讨厌的就是“低级 趣味”,手术以后却成为一 个爱讲荤段子,整天抱着 手机看综艺节目的“油腻男 子”,还经常送老伴玫瑰花 ,大玩浪漫。我接触到的 很多案例都表明:精神世 界和大脑不可分割,与心 脏似乎毫无关联。 为什么古人觉得思考和 情绪是从心脏发出的昵? 因为心脏是受神经系统支 配最敏感的器官。人类日 常生活的经验是,心脏跳 动的节律非常符合情绪的 变化。比如看到喜欢的人 ,心脏跳动如小鹿乱撞; 兴奋紧张的时候,心脏跳 得就特别快:放松的时候 ,心跳又会变得比较慢: 非常愤怒的时候,心脏会 特别难受甚至停跳。这些 都容易让人误以为心脏就 是和情绪以及思考密切相 关的器官。 直到19世纪后半叶现代 神经科学诞生,才明确了 思考的真正器官是大脑, 而且心脏也是受神经系统 1在人类生命的每分每秒,大脑在控制着人们的行为,决定着人们的选择。本书介绍了我们每天所听见的、看见的,我们的欲望、情绪、种种行为,跟大脑有着怎样密切的关联,大脑的不同脑区是怎么分工合作。本书探讨了我们应该怎样高效的使用自己的大脑,包括怎样提升记忆,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给大脑提供充足的营养,怎样安排合理的睡眠,怎样去治疗失眠;解释了在如此高效但是压力巨大的社会中,我们为什么会产生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我们为什么常常情绪失控?如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分享了关于大脑健康的知识,包括如何保养自己的大脑,怎样识别自己是否生了脑部的疾患,以及确诊后应该怎么去面对。 2.华山医院脑外科医生揭开大脑健康与疾病的秘密。本书作者黄翔医生被称为脑外科医生里的段子手,是复旦大学高材生,曾经代表复旦参加大学生辩论赛,还打败过黄执中得了冠军。2019年受邀参加上海市科协主办“TELL+科学”科普讲堂,个人单次演讲视频上线后网络点击量累计近80万,演讲稿在《学习强国》、《解放日报》、《读者》杂志发表。 3.科普知识+科学方法+医学案例,解决人们生活中常见的40多个关于大脑的问题,是适合普通人阅读的日常用脑指南。 针对大众对脑科学知识的缺乏,作者用简单、通俗的文字,写就了这本健康科普书,涉及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文章有温度,有趣,有血有肉,体现出了医生的情怀与责任,同时又有可参考性和实用性。书中配有大脑结构说明性插图和趣味插图,生动有趣。 4.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主任周良辅作序推荐,评价本书不仅具有“3M“,即“可记忆(memorable)、有意义(meaningful)和微型化(miniature)”,而且字里行间渗透了人文关怀和医者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