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红楼梦考证/大家小书
ISBN: 9787200115475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徽州绩溪人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著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文存四集》《胡适自传》《胡适日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齐白石年谱》《先秦名学史》等。
《红楼梦》考证(改定稿) 《红楼梦》的考证是不容易做的,一来因为材料太少 ,二来因为向来研究这部书的人都走错了道路。他们怎样 走错了道路呢?他们不去搜求那些可以考定《红楼梦》的 著者,时代,版本,等等的材料,却去收罗许多不相干的 零碎史事来附会《红楼梦》里的情节。他们并不曾做《红 楼梦》的考证,其实只做了许多《红楼梦》的附会!这种 附会的“红学”又可分作几派。 第一派说《红楼梦》“全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兼 及当时的诸名王奇女”。他们说董鄂妃即是秦淮名妓董小 宛,本是当时名士冒辟疆的妾,后来被清兵夺去,送到北 京,得了清世祖的宠爱,封为贵妃。后来董妃夭死,清世 祖哀痛的很,遂跑到五台山做和尚去了。依这一派的话, 冒辟疆与他的朋友们说的董小宛之死,都是假的;清史上 说的清世祖在位十八年而死,也是假的。这一派说《红楼 梦》里的贾宝玉即是清世祖,林黛玉即是董妃。“世祖临 宇十八年,宝玉便十九岁出家;世祖自肇祖以来为第七代 ,宝玉便言‘一子成佛,七祖升天’,又恰中第七名举人 ;世祖谥‘章’,宝玉便谥‘文妙’,文章两字可暗射。 ”“小宛名白,故黛玉名黛,粉白黛绿之意也。小宛是苏 州人,黛玉也是苏州人;小宛在如皋,黛玉亦在扬州。小 宛来自盐官,黛玉来自巡盐御史之署。小宛入宫,年已二 十有七;黛玉人京,年只十三余,恰得小宛之半。……小 宛游金山时,人以为江妃踏波而上,故黛玉号‘潇湘妃子 ’,实从‘江妃’二字得来。”(以上引的话均见王梦阮 先生的《(红楼梦)索隐》的提要) 这一派的代表是王梦阮先生的《<红楼梦>索隐》。这 一派的根本错误已被孟莼荪先生的《董小宛考》(附在蔡 孑民先生的《<石头记>索隐》之后,页一三一以下)用精 密的方法一一证明了。盂先生在这篇《董小宛考》里证明 董小宛生于明天启四年甲子,故清世祖生时,小宛已十五 岁了;顺治元年,世祖方七岁,小宛已二十一岁了;顺治 八年正月二日,小宛死,年二十八岁,而清世祖那时还是 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子。小宛比清世祖年长一倍,断无入宫 邀宠之理。孟先生引据了许多书,按年分别,证据非常完 备,方法也很细密。那种无稽的附会,如何当得起孟先生 的摧破呢?例如《<红楼梦>索隐》说: 渔洋山人题冒辟疆妾圆玉、女罗画三首之二末句云“ 洛川淼淼神人隔,空费陈王八斗才”,亦为小琬而作。圆 玉者,琬也;玉旁加以宛转之义,故日圆玉。女罗,罗敷 女也,均有深意。神人之隔,又与死别不同矣。(《提要 》页一二) 孟先生在《董小宛考》里引了清初的许多诗人的诗来 证明冒辟疆的妾并不止小宛一人;女罗姓蔡,名含,很能 画苍松墨凤;圆玉当是金晓珠,名玬,昆山人,能画人物 。晓珠最爱画洛神(汪舟次有晓珠手I临洛神图卷跋,吴菌 次有乞晓珠画洛神启),故渔洋山人诗有“洛川淼淼神人 隔”的话。我们若懂得孟先生与王梦阮先生两人用的方法 的区别,便知道考证与附会的绝对不相同了。 《<红楼梦>索隐》一书,有了《董小宛考》的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