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第一卷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第一卷
作者: 顾道惊城 著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4.70
折扣购买: 一读就上瘾的明朝史.第一卷
ISBN: 9787516829561

作者简介

顾道惊城,多平台历史领域优秀创作者。他致力于历史文章写作,擅长运用唯物史观从史料中总结历史规律,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切入,将人物与时代相结合,用宏观的表现手法和细腻的叙事方式,尽可能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探索历史广角下的众生相。

内容简介

人生中最重要的三年 将父母兄长安葬之后,为求活命,朱重八只能与二哥分开,独自前往皇觉寺。这并不是因为朱重八心向佛祖,而是他认为佛门慈悲,或许能让他有一口饭吃。 很显然,年轻识浅的朱重八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寺庙又不是善堂,怎么会无缘无故收留一个大肚汉呢?如果所有与朱重八命运相似的人,在走投无路时都往寺庙里钻,这寺庙倒更像是一个水泊梁山。 我倒不是说朱重八这类人有多么凶狠可恶,而是说他们在走投无路时,很容易为了吃一口饱饭,干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来。如果这类人都进了皇觉寺,不但住持会觉得麻烦,当地官府也不会坐视不理。如果将来闹个什么案子,哪也不用去,就到皇觉寺里抓个替死鬼完事,反正他们也是贱命一条。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众人会怎么看待皇觉寺呢? 但对于皇觉寺这样的机构而言,他们毕竟是要入世发展信徒、广结善缘、挣香火钱的,不能因为这种可能出现的隐患而将慕名投靠者拒之门外,哪怕明知他根本不信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对此,皇觉寺的住持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入寺的两三个月里,寺庙会为你量身制定一系列培训课程,让你在最短时间内成为业务精通的皇觉寺僧人,然后便把你分派出去,允许你打着“皇觉寺僧人”的旗号云游四方,自寻生路。这样一来,皇觉寺就免除了后顾之忧。考虑到当时已经是饿殍满地,皇觉寺能想出这样的方法,也算是应对得体了。 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朱重八名义上是云游天下的行脚僧,实则是一路化缘、乞讨的乞丐。当然,从外观形象上来看,僧人毕竟不同于乞丐,所以当朱重八拿着钵盂站在大户人家门口念经时,别人即使再讨厌他,也不至于动手伤人,顶多赶走了事;遇到信佛的善人,多少还会施舍他一点残羹冷炙。 这三年的日子过得苦不苦?自然是苦的,但对朱重八而言,这三年正是他人生蜕变的三年,在这三年里,朱重八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成长。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中,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乞丐,认为只要放下脸面,愿意拿个碗到处走,看到人就张口要饭、要钱,一天下来总能吃饱。 可事实上,如果朱重八按照这种方式去乞讨,恐怕早就饿死了。武侠小说中有所谓的丐帮,他们是一股弟子众多的江湖势力。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未必会有组织严密的全国性乞讨组织,但在一定范围内,必然也会存在类似的帮派。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濠州钟离是钟离帮的势力范围,那么在这个势力范围内有多少大户人家,有多少官僚商贾,钟离帮必然是一清二楚的;在钟离这个地界,一天大概能讨要多少钱粮,钟离帮必然也是心中有数的。如果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帮外地人,借和尚的伪装,行乞讨之事宜,那不就等于是从钟离帮口中抢食吗?对于钟离帮而言,他们会怎样对待这帮外地人呢?必然是想办法教训一顿,然后把他们赶走;如果还非要一意孤行地在钟离讨生活,和钟离帮对着干,那么不好意思,大江大河往往都会成为这类人的最终归宿。 朱重八只是一个行脚僧,从外表上看,他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当时天下大旱,像他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人一定也不会少。对于其他州城府县的当地帮派而言,这伙人和蝗虫没有多大区别,如果不想办法收拾、管理他们,任由他们走到哪吃到哪,恐怕全天下都会不得安宁。流民总是可怕的,朱重八等人虽不是流民,但观其所作所为,区别似乎也不大。 在这种背景下,朱重八要想顺利地讨到吃食,又不引起当地帮派的警觉与攻击,自然是需要有些谋略的。 首先,朱重八每到一个地方,必然要先想办法拜码头,在给予地头蛇足够尊重的同时,又表现出自己的坦诚与担当:小子年轻识浅,本不敢在贵帮的地界觅食,无奈受生活所迫,也只能硬着头皮登门拜访,贵帮如果有什么规矩,尽可以划下道来,朱某人一力承担。 其次,虽然朱重八看起来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他必须拿出一副“不是池中之物”的派头。换言之,朱重八必须让别人看到,他有过人的胆识和出众的能力。 第三,在最初的乞讨过程中,朱重八必然也会面临一些“疑难杂症”——这是地头蛇为他设的门槛,只要他能跨过这道门槛,才算入了地头蛇的眼,获得了在当地乞讨的资格。 最后,在与地头蛇接触的过程中,朱重八必须保持足够的理智:他既不能与对方太近,否则别人会想办法把他吸收进组织;但又不能离对方太远,让人觉得他不可亲近。只有挣扎在社会的阴暗面里,才能最全面地锻炼一个人在乱世中生存的能力。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朱重八走遍了安徽、河南,在社会的阴暗面里历练出了一身“横练功夫”:他可以非常熟练地与地头蛇打交道,表现得非常洒脱,让人一看就不同凡响;他眼神坚定,举止大方,与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是可交之人;他从不贪婪,无论到手多少吃食和银钱,总会与别人分享…… 正是这三年走南闯北的历练,使得朱重八从一个懵懂无知的毛头小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他结交了许多朋友,却始终没有跟随他们一起在社会底层厮混,因为此时的朱重八纵然心有猛虎,却始终没能放下心结。 只有亲眼见识过黑暗的人,才会更为迫切地向往光明。朱重八能够在社会的阴暗面里混得风生水起,并不代表他喜欢这样的生活。 基于这个原因,1347年,在外闯荡了三年的朱重八,婉拒众多酒肉兄弟的挽留,毅然返回皇觉寺,成为一名正式僧侣,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可朱重八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江湖是个大染缸,进去以后想安然无恙地出来,那可实在是太难了。 ★爆款畅销书《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系列!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揭秘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传奇一生!看朱元璋稳扎稳打得天下,铁腕手段治天下! ★翔实可靠的史料:资料详尽,底本可靠。以正史为准,多方参照史料。 作者以《明史》《明通鉴》《明太祖实录》等史书为参考,不写无中生有之事。史书相矛盾之处,则通过分析加以取舍。 ★精细入微的分析,全面解析朱元璋的稳、准、狠。 稳:步步为营,靠“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箴言一步步发展自己的地盘 准:东征西讨,逐步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积聚力量,一举消灭北方的元朝 狠:几近杀光开国功臣;杀15万贪官不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