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太白文艺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6.40
折扣购买: 人间天真
ISBN: 9787551315968
花如掌灯,本名方平,又名方平直。男,1963年生,浙江舟山人。著有长篇小说《奇花》《青绿》,散文集《心安之处是故乡》等。
大鱼 捕大鱼是在夜里,金塘洋面夜里的潮水是响的,捕鱼 者都赤着脚。鱼眼睛在夜里会发亮。海乡荒僻之地多杜撰 者,说大鱼的眼睛是星,夜海捕大鱼如摘星。 石首类的鱼,脑袋里都有一枚白色的石子。从手指大 的梅鱼,到大如人身的黄唇、毛鳞,以及居中的黄鱼、白 果、黄婆鸡和米鱼,头腔里都有石子,所以叫石首。黄唇 与毛鳞在舟山被叫作大鱼,从前是很常见的鱼,产于钱塘 江口的黄大洋。钱塘江入东海,就是舟山群岛,滩浒以东 。大小鱼山至五峙这一带叫福山洋,福山洋接本岛,其东 南水域连金塘、册子的那面海是金塘洋,如今连岛大桥五 桥串联的地方,都盛产大鱼。 此处水深五十米以上,多礁石、湍流、黄水,大鱼在 每年的夏天,不知从什么地方来,游到这一片水域,声声 如田蛙之鸣。石首类的鱼咕咕叫,鱼越大声越响,但水域 苍茫辽阔,风过水流,平时听不见,只在月夜静海,撑一 条木帆船,用绳网把鱼从海底拖上来时,声响不绝于耳。 大鱼是半深水鱼类,一拖出水面失压就死,叫声立止水面 上,叫了一半的鱼条条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大鱼一般个头在五十斤以上,上百斤的少,大多数是 毛鳞。毛鲿灰黑色,黄唇则通体金黄,鳞甲大逾好汉大脚 拇指的指甲。我们从前揭几片大鱼的鳞拿在手里觉着好玩 ,但不知派什么用场好。捕大鱼取其胶,胶与鱼等价,鱼 肉是送的。一百元钱一条鱼,鱼胶就值一百元,光买肉则 几分一斤。大鱼肉不好吃,放嘴里柴口。“柴口”是土话 ,意为干巴巴而寡味。破膛杀大鱼——其实鱼离水就死了 ,只是破膛取胶。百把斤的鱼,一般都抬到井台,木桶打 井水边割胶边冲淋。上百斤的鱼,鱼胶晒干有一斤多,玉 白色,扇形。黄唇的胶有双“耳”。破膛后的鱼肉一片一 片横截割下,形如蝴蝶,我们叫作蝴蝶肉。这肉红烧、酒 醉、盐腌,一条鱼一家可以吃上好长一段时间。 舟山民间,从前谁家生了男孩,就会去“拿”一条大 鱼来,取胶藏着,待小孩十六七岁发育时给补身子。大鱼 胶的藏法是晒干放在米缸里,日日取米日日见,胶也一年 又一年干缩成铁硬石骨,取米时常碍手脚。我出生那年, 家里也“拿”了一条大鱼。那时我家在马目,马目山的黄 金湾,世代都捕大鱼。一条不大的木船,五六个人,一顶 网眼碗口大的粗网,捕鱼就在家门口看得见的地方。捕大 鱼是在夜里,金塘洋面夜里的潮水是响的,捕鱼者都赤着 脚。鱼眼睛在夜里会发亮。海乡荒僻之地多杜撰者,说大 鱼的眼睛是星,夜海捕大鱼如摘星。 每船一夜能捕几十条鱼,鱼用草绳穿腮从船上抬下来 ,放在海边的石头上,要的人就去“拿”。我出生时家里 “拿”来的那条大鱼三元钱,那时候供销社收购大鱼干胶 定价也是三元一斤。那条大鱼有一百多斤,后来我家帮城 里亲戚弄鱼胶又买过一条,那时我已记事,记得家里天天 吃大鱼肉,怕得我看见蝴蝶肉就哭。 我家的那条鱼胶在米缸里放了十六年,其间搬了五次 家,还在不知什么时候被老鼠咬去了一只角。老鼠没有把 鱼胶啃完,估计不是吃了撑死了就是咬不动了。估摸着要 发育了,家里开始给我吃鱼胶。先用淘米水泡了一星期, 淘米水是每天换的,鱼胶发软,用刀切开。做法有酒滔与 酱滔两种,是一甜一咸两种吃法。滔是民间特有的烹饪法 ,似乎只在弄大鱼胶时才用,就是加了酒或者酱油用甑隔 水蒸,久滔的鱼胶呈果冻状。吃鱼胶补身一般是秋天。鱼 胶结冻插筷子可以直立,胶冻割成块状。一次吃不下,吃 得下也不能吃,据说会被补倒,于是每天范仲淹食粥块似 的,一天一小块,那根鱼胶吃了一星期。一半做成咸的一 半做成甜的,用来换口味。 胶即鱼膘,我们小时候认为是鱼游泳时调节沉浮的气 囊。如果仅是气囊,鱼犯不着集全身精华做个浮子。石首 类的鱼都有胶,不知道鱼们生个胶用来干什么。 海岛风生水聚之地,天宝物华尽生海中。人身大小的 大鱼,从前成群结队,现在零落得几年才能偶尔听见。海 底深处大鱼有还是有的吧,有也是孤独得很了。 P13-15 人可贵的是年龄增加而不失天真,好玩的永远在故乡、在旧时光的故事里。 作者的故事,也就是你我的旧事。 1.花如掌灯散文集《故乡有灵》曾获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 2.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这本书是作者自己的,也是读到它的每一个人的。 3.《人间天真》主打怀旧,叙述奇丽。荒村故事有趣好玩,让人耳目一新。 4.时光渐行渐远,幼时的人的物,一旦被撩拨起都会触动人的内心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