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校注红楼梦(全四册)

新批校注红楼梦(全四册)
作者: (清)曹雪芹,(清)高鄂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498.00
折扣价: 333.70
折扣购买: 新批校注红楼梦(全四册)
ISBN: 9787100067577

作者简介

高鹗(约1738-约1815),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著有《高兰墅集》《月小山房遗稿》等。研究者一般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为其所续。

内容简介

贾夫人如何病亡,文中并未正面详述,只在写贾 雨村行踪时一笔带过。而回目上句,特笔标出,以说 明黛玉人都之由。以“仙逝”二字称之,则示尊重耳 。 此回题旨,意在交代宁荣二府家世,介绍贾氏主 要人物,揭示贾府“末世”征象,以点明搬演家庭盛 衰,乃《红楼》一大主题。回中文字,以雨村游历所 遇为线索,可分作三段。首段叙雨村娶娇杏为妻及被 罢官闲游,补明前事,带出林氏,是为过脉。次段写 雨村在林家处馆,引入黛玉,过接正文,为出贾府作 一铺垫。末段叙子兴演说贾府世第人物,雨村畅论天 地正邪二气,为此回之正传。 子兴演说一节,其意分三层:先揭贾府“萧索” 景象,谓其主仆安富尊荣,日用不能省俭,儿孙后继 乏人,已现“末世”衰败之兆;再说贾氏五代宗谱及 现在三代之人,一代不如一代;后赞贾家几个姊妹, 并及黛玉与凤姐。此节内容,照应上回,预示敷演“ 兴衰际遇”,昭传“闺友”“闺情”,乃小说一大故 事主题,通书一大情节主线。 子兴详说者,实为贾氏第三、四、五三代之人, 书中所写,主要亦即此三代。七回焦大“醉骂”,侧 面述及第一、二代人。通览全书,是知其第一代“水 ”字辈“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颇为不易;第二 代“代”字辈守业者,坐享其成,默默无闻;第三代 “文”字辈,赖祖宗荫庇,或好道,或中平,或高乐 ,或纵欲,已走向下坡路;第四代“玉”字辈,宝玉 而外,斗鸡走狗,淫糜沦落,每下愈况;至第五代“ 草”字辈,乐极生悲,一败涂地矣。《孟子·离娄下 》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清人赵翼《廿二史 札记》亦日:“名父之子多败德。”《红楼》所写, 即贾氏五代由发迹变泰而衰败没落之全过程。其中详 叙后之三代,适为其家族之“末世”。“五世而斩” ,旧日宗法大家族之命运,莫不如是。是故,二知道 人《红楼梦说梦》将贾府比之为《史记》中“世家” ,日:“太史公纪三十世家,曹雪芹只记一世家,… …然雪芹纪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假语村言,不 啻晨钟暮鼓,虽稗官者流,宁无裨于名教乎?”儒家 所谓“齐家治国”,“家”犹如此,而“国”并可知 矣。 雨村“正邪”二气之论,乃因子兴所说宝玉性情 而发,一笔点睛。道出宝玉性格之历史渊源,富有哲 学意味。其语言形式,与汉儒董仲舒“性三品”说、 宋儒二程“气禀”说相类。按董氏《春秋繁露》卷十 谓人性有所谓“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与“中民 之性”善恶中三品;而“中民之性”者,即“不以上 ,不以下”、可善可恶之性也。又据《二程遗书》卷 二十二所云:“禀得至清之气者为圣人,禀得至浊之 气者为恶人。”是谓人之善恶,皆禀受天地之清浊二 气所生也。而雨村所说“正邪两赋”、“善恶相兼” 之人,或为“情痴情种”,或为“逸士高人”,或为 《新批校注红楼梦》由正文、前言、评批、校注及附图五部分组成,彼此勾联、相辅相成,形成有机整体。正文,以《红楼梦》程乙本为底本,参校程甲本及甲戌、己卯、庚辰、梦稿、列藏、蒙府、戚序、戚宁、舒序、甲辰、郑藏等脂评本。凡底本可通者一律不改,以存其真;凡底本明显讹误处,亦不改,出以校记,并注明所据版本。评批,分正文夹批与回后总评,为该书的主体部分,也是其价值和特色所在。夹批附于正文有关文字之后,针对词、句、段评点,揭示其旨意、内涵、语言特色及学术着眼点等,引导读者细致品味作者初衷,提高鉴赏水准,同时注意关照《红楼梦》和同时期其他小说、文学的横向关系,发现问题,指出错讹。回评,着眼于全回的总体构思、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前后回关系,引导读者回味前文,进而把握全书布局。《新批校注红楼梦》评批注意结合传统形式与现代理念,消化吸收西方文艺理论,以新的视角诠释《红楼梦》,然断语客观公允,决不以新奇取悦读者。《新批校注红楼梦》由长期从事《红楼梦》研究和教学的两代学者披阅十余载而成,既发扬评点贴近文本、细致凝练的本色,又自成格局、系统严密,必将有助于《红楼梦》的阅读接受和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