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时代(精)/文明的故事

路易十四时代(精)/文明的故事
作者: (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译者:台湾幼狮文化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91.80
折扣购买: 路易十四时代(精)/文明的故事
ISBN: 9787545541311

作者简介

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1885—1981),美国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普利策奖(1968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 早年与胡适均曾师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前期著作以《哲学的故事》一书畅销成名。此后著作亦以其鲜明主张的自由和公平,赢得东方读者包括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泰戈尔的尊重。后半生*以莫大的毅力和勇气撰写《文明的故事》,**马拉松般持续近半世纪,曾环球考察实地历史(包括广东、上海等地),*后一段写作行程幸有金婚伴侣杜兰特夫人执笔加入,终于留下这一部**传世之作。 杜兰特博士亦可谓20世纪*会讲故事的人,讲完了“哲学的故事”,再讲“文明的故事”。终其一生,他都热情地致力于将哲学和知识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化复杂为易懂,我们读者获益良多。 他说,历史的教训,就是我们总也记不住教训。在人类的进程上,直线往往是两点之间*长的距离。而从成功到一败涂地,也只是历史的一念之差而已。历史不是一个可以被推进或抵抗的进程,这也是历史周期律反复证明的。 经典不愧为经典,几乎没有人对文明做过这样细致的滴水研磨(有别于此前的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同时代的汤因比《历史研究》、此后的麦克尼尔《世界史》),而《文明的故事》位列***成功的史学系列,成为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启蒙读物,亦使初版者美国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傲然于**出版界。90年代以来,全书11卷制作成完整的英语有声读物,继续启示新一代以博雅智慧迎对21世纪的未来冲击。

内容简介

从《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1**8 年)起,至路易十四去世时为止。路易十四在位时间是1**3 年至1715 年,因而便把他的统治时代作为本卷的书名。这当然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时代,他是西方历***强大的统治者之一。它也是荷兰文化的**,也是维米尔和威廉的鼎盛时期。所有这些构成了杜兰特夫妇真正关注的背景:这个时代的智力特征。在牛顿和莱布尼茨等人的影响下,路易十四的时代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转变:从迷信和不宽容转向科学和哲学。这一时期正是现代性的基础所在。 1. 法国 1**3年起,法国开始崛起于西欧。其政治上的影响力直到 1763 年,而在语言、文学与艺术上的影响力直到 1815 年仍然未衰。 继承了红衣主教黎塞留和马扎然的政治遗产,路易十四(1**3年-1715年在位)驯服贵族与教会,重用中产阶级官僚,建立了一个**君主制的中央集权王国;他清除新教势力,让法国变成一个纯粹的天主教**;他发动对外战争,使法国成为欧洲霸主,但战争负担也耗尽了法国的国力;当然,路易十四*引人瞩目的,是他对艺术与文学的支持,使法国在文化上赢得西方世界中不容置疑的领导地位。 在历**,从没有一个统治者,以那么开明的态度对待科学、文学和艺术。在他统治下,帕斯卡写作,波舒哀证道,费奈隆教书。他把艺术当作政治手段和荣誉的一部分,在他的庇荫下,法国有了*伟大的建筑、雕刻和绘画。他帮助莫里哀对付一大堆反对他的人。他支持拉辛写完一个悲剧又一个悲剧。法国从未有过这么好的剧本、这么优美的书信和散文。国王的好风度、他的自我克制能力、他的耐心、他对女性的尊敬,使法国宫廷内外人士都养成彬彬有礼的优雅风度。这种风度流传到巴黎和全国,继而全欧洲。 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和伯里克利时的希腊、奥古斯都时的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伊丽莎白—詹姆士一世时代的英国一样,都达到了人类弧线上令人震颤的*高点。 不过,艺术**化究竟损害了艺术还是促进了艺术? 大体来说,艺术如被权力卫护、指使和控制的话,将会失去本色、元气和神采。路易十四的艺术是学院式的艺术,有条不紊的辉煌成就诚然宏伟,艺术的成就诚然无匹,但“创意”匍匐于**,不能与大众同声相应。路易十四时期艺术内容的一致令人惊讶,但它太整齐划一了,以致一点也没表现出一个时代和民族,只是表现了一个“个人”和朝廷。 如何评价路易十四和他的时代? 拿破仑说:“路易十四是一个伟大的国王,是他造就了法国成为**中**流的地位。法国自查理曼大帝以来,又有谁能在各方 面与他相比呢?”阿克顿勋爵的评价是:“他是现代国王中,至今为止*有能力的人。” 哲学家莱布尼茨赞扬他是“一位伟大的**,是我们时代**的 荣耀,是后世可望而不可多得的”。伏尔泰称路易十四时代是世界有史以来*开明的时代。但歌德说的可能*为中肯:“路易十四是自然造就的帝王型的**样本,结果却使他自身耗竭并毁掉了模子。” (1)荣获普利策奖50周年新版,**2000万家庭收藏的传世经典,令罗振宇“惊叹”,令高晓松“感慨”,令季羡林“敬佩”,令泰戈尔“共鸣”,被誉为“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任志强**给潘石屹,人类“认识你自己”的书。 (2)理想国经典巨献,在“理想国译丛”之后,新辟“理想国经典馆”系列,开馆之作是杜兰特经典巨著《文明的故事》。可团购,套装共11卷加送1个订制纸箱(另也有11卷单行本面世),均有精装书衣,护眼阅读的纸张,精心装帧的图片。 (3)为什么要读《文明的故事》?因为它提供给你一个整体的历史观,不是碎片化和专业化的。德尔菲神谕说:认识你自己。杜兰特说:认识我们自己的文明。静下心来展读人类的命运,读完之后你会*谦逊。什么年龄来读《文明的故事》?18岁时正好,错过18岁还有28岁,还有38岁,如果你48岁了还有雄心读,也正常,作者撰写这套超过1000万字的书,写到90多岁。把书放在家庭书架上,甚至孩子若有兴趣,会自己去发现。 ☆【北京大学终身教授 季羡林】——西方学者称威尔?杜兰特的《文明的故事》是一部把无羁的热情和横溢的才华**地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学者誉之为 “20世纪的《史记》,人类文明的《离骚》”是很有见地的,*不是溢美之词。 ☆【“罗辑思维”主讲 罗振宇】——它是一个人的历史,跟《史记》、《离骚》一样,是把个人心性、见识、忧愤、哲思都注入到写作中;它是一部文明大典,这个世界历史,被他梳理成了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文艺复兴、欧洲文明几大链条,这种站在历史之巅俯瞰的综合概括能力,让人惊叹不已。 ☆【“晓松奇谈”主讲 高晓松】——美国历史学大师、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Will Durant,1885—1981)有一句名言:Most of history is guessing,the rest is prejudice(按:中国人总说历史是镜子……) ☆【“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主讲 何帆】——美国**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Will Durant)和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Ariel Durant)花了50年时间,写了1500万字,完成了一部气势恢宏的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文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