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全新修订彩图版)
ISBN: 9787229106676
张宏杰,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著有《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给曾国藩算算账》等。曾在《百家讲坛》主讲《成败论乾隆》,大型纪录片《孔子》《楚国八百年》《戊戌变法》总撰稿。 已出版作品目录:《千年悖论》、《坐天下》(第一版名为《坐天下很累》)、《中国人的性格历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的盛世》(第一版名为《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给曾国藩算算账》(京官时期)、《给曾国藩算算账》(湘军及总督时期)、《张宏杰讲乾隆成败》、
一 被八字决定的历史 1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 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 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12岁,他不可能了解 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对国家将会产生多么重大 的影响。 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前 数百盆牡丹开得正艳。雍亲王(胤稹)提出请父皇来家 中赏牡丹,老皇帝欣然应允。 老皇帝愿意到胤稹家里来坐坐,因为在十几个如 狼似虎的儿子当中,只有这个四阿哥从来没有表现出 对皇位的特别渴望,也似乎没有参与任何与竞争储位 有关的阴谋。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四,擅长草书,精研 佛法,在别的皇子为皇位打破头的时候,他却坐在书 斋中修身养性,一派闲云野鹤之姿。不过,44岁的雍 亲王也并非平庸之辈。皇帝偶尔交给他一些临时任务 ,比如安排太后丧事、清查仓米发放弊端等,他都完 成得迅速周到,给皇帝留下了颇深的印象。(冯尔康 《雍正传》) 康熙晚年,经常到四阿哥的赐园中去散心游玩。 据《清圣祖实录》统计,皇帝晚年共幸临胤稹的赐园 圆明园11次。除了胤稹外,其他皇子从来没有享受过 这样的恩荣。原因当然是四阿哥的家让他感到安全和 放松。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驾临牡丹台,把酒临风, 心情愉快。 很多历史学家都说,把弘历介绍给康熙,是雍亲 王精心策划的一个步骤。不过康熙并没有察觉到这一 点。在父子闲聊之际,胤稹闲闲地提起:“您的两个 孙子打生下来还没机会见到圣颜呢。” 老皇帝随口答道:“好啊!上次我听侍卫说你有 个儿子书读得很好。把他们俩叫出来我看看。” 长到十多岁,孙子才有机会见到祖父,这在爱新 觉罗家中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康熙皇帝的孙 子实在太多了,一共97名,政务缠身的老呈帝只见过 不到其中的一半。 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 杯。 弟弟弘昼没有给皇帝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 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这孩子相当与众不同。他身材 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 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刚才行礼的时候,皇帝 注意到他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一点也 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跟在他身后的 同岁弟弟弘昼就明显拘束很多。 凭着丰富的阅人经验,老皇帝确信这个孩子与众 不同。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询问 起他的功课。弘历落落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从头到 尾清晰地讲解了一遍。 一阵喜悦攫住了康熙的心。在他见过的所有孙子 当中,这个无疑是最出色的。 过了几天,老皇帝派太监来到圆明园,命雍亲王 写下弘历的八字,呈皇帝亲阅。 又过了几天,康熙再次驾临圆明园,吃了一顿饭 后,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回宫中 养育。(综见《清圣祖实录》《乐善堂全集定本》) 2 在康熙众多孙子中,弘历本来是极不起眼的一个 。他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诞生于北京城内的雍亲王 府。母亲是20岁的普通格格钮祜禄氏。 曾经有许多历史学家误以为乾隆的生母是大家闺 秀,是因为她姓“钮祜禄”。确实,有清一代“钮祜 禄氏”被列为“八大家”,是最有名的姓氏之一。这 个姓氏名臣辈出,也出过许多后妃。 然而,“八大家”之中的“钮祜禄氏”,确切地 说,是指开国元勋额亦都一支。而乾隆的母亲之先祖 ,只是额亦都的一个命运平庸的叔伯兄弟,叫额亦腾 。这一支开国以来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到了乾隆母亲 的祖父一代,甚至沦落成了一介白丁。乾隆的外祖父 凌柱,最高官职也不过是“四品典仪”,估计是父随 女贵而取得的闲职。 从种种迹象推断,13岁的钮祜禄氏进入雍亲王府 时,只是一个普通的丫头,干些端茶倒水之类的杂活 。直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的某一天,精力十足而 又无所事事的雍亲王不经意问突然发现这个入府六年 的丫头已经长大成人,19岁的她高大健壮,虽然面貌 不过中人以上,但是身材异常丰腴饱满,一举一动, 波涛汹涌,青春光彩难以掩抑。32岁的亲王感觉自己 身体里突然腾起一股犀利的欲望。 土地很肥沃,第二年就结果了。乾隆皇帝属兔, 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玉牒》)因为母 亲身份太低,这个孩子的出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大 关注。 但是这孩子的八字却有些不同寻常。 传统的中国人大抵终生生活在迷信的氛围之中。 康熙皇帝虽然喜爱钻研西方科学,并且颇有造诣,但 这并没有怎么妨碍他对算卦占卜的热衷。 清代档案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康熙六十年(1721 年)六月,四川总督年羹尧人京办事,皇帝命他找京 城的“名算”罗瞎子推算某事。年听说这个罗瞎子为 人四处招摇,且有病在身,就没去找他算。皇帝在他 汇报此事的折子上批道: 此人原有不老诚,但占得还算他好。(《掌故丛 编·年羹尧折》) 可见,阜帝是这个瞎子的老主顾兼粉丝。P2-4 ;这是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写的很好看的一本书,也是他的代表作。这本书与作者本人一样,低调、严谨,有深度。第一次见宏杰是在马路边上。约了几次到我这里,他都因为忙没能过来。后来我就索性去找他。我和宏杰的时间都很紧张,于是我们约定在中午的时候边吃饭边谈事。我早到了10分钟,就在马路边上等。看见我,他首先是道歉,说让我等得的时间有点长。他这个人话不多,但是很真诚,套话不多少,很直率。最深刻的印象是中规中矩,不轻易妥协。我们谈到图书内容的修订,谈到封面,意见一致,就是要做一本好书,一本好看而又不哗众取宠的书。那次吃饭,总共花了不到100块。一瓶啤酒,他喝了一小杯,剩下的是我的。与他低调的为人相比,他的作品却是丰富的多,更能给人惊喜。宏杰是历史学博士,第一遍审完稿子,给我的感觉是他视野开阔,思维缜密。纵向上,他把乾隆时代的得失与前后几个朝代的得失结合起来;横向上,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中去研究。本书对我们看待一个局部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更高的视野看待盛世,对于今天我们把握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机遇,都很有益。这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内容严谨,语言通俗。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宏杰是做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有学术上的语言,可以说,在学术方面越有造诣的人,其研究内容越不容易被大众理解。但是,宏杰硬是把学术语言转换的很通俗,即保持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又让我们大多数人看得懂,看得轻松,觉得有趣,有料。这很难得。书中的彩色彩图、图片配文,都经宏杰亲自审定。内文插图的设计者是京城著名的设计师潘振宇老师,封面设计也是几易其稿,封面用纸是漂亮的云宣纸。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值得阅读,值得推荐,值得收藏的不错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