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34.80
折扣价: 25.82
折扣购买: 忐忑(新周刊2011年度佳作)
ISBN: 9787540754983
中国人的财富去了哪里? 文/肖锋 请看几则网上点击量颇火的消息: 第一条:中国人的财富去了哪里?由招商银行与贝恩咨询公司联合进行 的一份调查显示,拥有1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人群中,有27%已经完成 移民,47%正在考虑离开祖国。 这与美国财政部的非法钱款流向监控报告相一致:自去年夏季以来,从 中国向外秘密转移的现金大幅增加。中国的非法资金转移在全世界首屈一指 。2000年至2008年间,从中国流出的款项总额达到2.18万亿美元。即是说, 即使按照中国13亿人口平均计算,人均1600美元。 第二条:逾八成人反对个税3000元起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网站向社 会征集意见,其中赞成以3000元作为起征点的仅占15%;要求修改或反对占 85%。网民普遍的看法是,起征点不要一刀切,应该考虑收入类型的不同、 地区的不同、城乡的不同等等。更有一些网民质疑,从来也不知道个税都花 到哪儿去了,花钱不透明,收税就该免谈。 第三条:存钱的不幸。一年前央行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3.25%,以此计 算,去年5月存入一笔1万元一年期定存,今年5月到期后连本带息可取出 10325元;但因5月CPI同比上涨5,5%,如果将这10325元用于日常消费,仅 相当于一年前的9757元。也就是说,这笔定存不但没赚到利息,还比当初存 入的1万元贬值了243元。 高物价之下,加薪对于普通工薪者而言,意义有限。去年钟伟教授称 2027年一线城市1000万不够养老犹言在耳。1000万只是个数字上,关键的是 ,2027年中国人能否体面而幸福地活着。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上海,现在是 三个在职人员供养两个退休人员,20年后将是每个在职人员都得供养一个退 休人员。 第四条:公路收费绵绵无绝期:成渝高速重庆段仅用4年时间就收回了 足够还清贷款本息的钱,但违规继续又收了26亿元的费,至收费到期前还将 收费101亿元。 公路是国家的公共事业,不应收费,但当初为了调动民间资金发展交通 设施建设,国家把非经营性的公路交给了经营性的公司管理。于是出现修路 比房地产更暴利的怪现象。 以上四则消息可归结为:投资难,征税难,存钱难(养老难),上路难。 考验中国人集体智慧的时候到了。 民营企业出现关闭潮已不是假新闻,两极分化之下富人担心财富安全也 是社会事实,如何实现“让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全民致富”,正在考验执政者 的执政智慧。 逾八成人反对新个税案则考验政策制订者的智慧。通过,则有违民意; 不通过,则危及政策的权威性。个税改革如果未能缩短贫富差距,如果只是 加重了中层阶级的负担,那么培育中国中产阶层只会流于一个口号。 CPI高涨,油价高涨,存钱又倒贴银行,股市变赌场(股市专家曾言七赚 两赔一平才是正常股市,现实却永远是七赔两平一赚),购房又赶上限购令 。“我的钱”无不处于普遍的焦虑之中。存或不存,炒或不炒,同样考验百 姓的智慧。 香港政府但凡财政有盈利,就以派发红包形式退税于民。大陆百姓不指 望发红包。但退税是可以拿出来探讨的。对中小企业退税或对工薪者减税, 可以极大激发民间的创造力和刺激消费欲望。否则,只会跌入收税(收费)一 逃税(财富转移)一税源萎缩的恶性循环之中。经济硬着陆只是暂时现象,抑 制或扼杀民间创富热情才是民族长远的担忧。 能否将垄断国企利润全部上交分予国民?国民经济困难时能否裁减公务 员或“吃皇粮的”?政府能否大幅压缩“三公”消费?地方政府能否不倚重 土地财政?这些都将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财政收入每年30%左右的增长,而国民收 入却不能与之同步。 当前是多重考验并存。上下沟通与相互谅解是必需的。但无论哪项改革 措施的出台,都需有个前提:别折腾百姓那点小钱。 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