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四家《诗》比较研究

汉代四家《诗》比较研究
作者: 赵茂林著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汉代四家《诗》比较研究
ISBN: 9787573210814

作者简介

  赵茂林,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诗经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古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文献》《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获得国家社科项目一项、教育部社科项目一项,出版专著《两汉三家诗研究》。

内容简介

  《毛诗》与三家《诗》的比较,是《诗经》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家《诗》的辑佚主要是清代学者作出的,但清代学者在三家《诗》的辑佚中存在过于求全、夸大师法和家法的适用范围、强分今古等问题,因而有不少的误辑。另外,现当代也发现了一些有关三家《诗》新资料,如《鲁诗》残石、日本所藏唐抄《文选集注》等等。本书既对前人的辑佚材料进行了大量的辨析,也依据新发现材料进行了补辑,并且应用到了相关的论述中,可以为当代《诗经》的研究提供校勘、训诂、诗旨把握的比较材料。“诗经学”研究,文献功底深厚,新见迭出,理据充分,在推进《诗经》学研究及先秦文学研究更趋深入明晰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纠正了前人对汉代学术、汉代《诗》学许多不恰当的认识,对汉代博士制度的演变、《毛诗》文本的来源、《毛诗序》的作者与时代、三家《诗》是否有序、《毛传》的作者与时代、《毛诗》《序》《传》在汉代传播的形式、《毛诗》《序》《传》歧异的原因、《毛传》与《尔雅》的关系、《鲁诗》与《尔雅》的关系、四家《诗》传承与其诗说的歧异、《毛诗》与三家《诗》篇义异同原因、四家《诗》的分卷、《诗经》传播中的四言化倾向等问题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有利于读者对汉代《诗》学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诗经》研究和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著者长期致力于“诗经学”研究,文献功底深厚,新见迭出,理据充分,在推进《诗经》学研究及先秦文学研究更趋深入明晰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毛诗》与三家《诗》的比较,是《诗经》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三家《诗》的辑佚主要是清代学者作出的,但清代学者在三家《诗》的辑佚中存在过于求全、夸大师法和家法的适用范围、强分今古等问题,因而有不少的误辑。另外,现当代也发现了一些有关三家《诗》新资料,如《鲁诗》残石、日本所藏唐抄《文选集注》等等。本书既对前人的辑佚材料进行了大量的辨析,也依据新发现材料进行了补辑,并且应用到了相关的论述中,可以为当代《诗经》的研究提供校勘、训诂、诗旨把握的比较材料。“诗经学”研究,文献功底深厚,新见迭出,理据充分,在推进《诗经》学研究及先秦文学研究更趋深入明晰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书纠正了前人对汉代学术、汉代《诗》学许多不恰当的认识,对汉代博士制度的演变、《毛诗》文本的来源、《毛诗序》的作者与时代、三家《诗》是否有序、《毛传》的作者与时代、《毛诗》《序》《传》在汉代传播的形式、《毛诗》《序》《传》歧异的原因、《毛传》与《尔雅》的关系、《鲁诗》与《尔雅》的关系、四家《诗》传承与其诗说的歧异、《毛诗》与三家《诗》篇义异同原因、四家《诗》的分卷、《诗经》传播中的四言化倾向等问题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有利于读者对汉代《诗》学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诗经》研究和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研究的深入。著者长期致力于“诗经学”研究,文献功底深厚,新见迭出,理据充分,在推进《诗经》学研究及先秦文学研究更趋深入明晰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