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精)

乾隆帝(精)
作者: [美]欧立德
出版社: 社科文献出版社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乾隆帝(精)
ISBN: 9787509756904

作者简介

欧立德,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及历史系讲座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曾在中国台湾、大陆以及日本学习生活多年,1993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起在哈佛大学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清史、内陆亚洲史,是美国“新清史”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基于扎实的满文史料研究,撰写并出版有专著《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族群认同》《新清史:内陆亚洲帝国在承德的集结》等。

内容简介

一、登基 让时光回到1735年。4月,乔治国王最喜欢的作 曲家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创作的歌剧《阿尔西纳》(Alcina)在伦敦的 考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首次公演。9月,约翰? 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第11 个儿子约翰?克里斯蒂安(Johann Christian)出生在 莱比锡,他后来成为莫扎特(Mozart)的老师。就在小 巴赫出生后不久,瑞典著名的自然学者林奈乌斯 (Linnaeus)在荷兰莱顿出版了他的伟大的分类学著作 《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的第一版。在费城 ,年轻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正 在忙于撰写《穷查理年鉴》(Poor Richards Almanack)中的新篇章。在江户(今东京),德川幕府 的将军统治下的植物学家成功地进行了培植甜土豆的 农业试验,解决了日本长期的食物供应危机。而在那 年10月的北京,世界上最富有且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统 治者雍正皇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帝王之死 经年累月的过度劳累给这位57岁天子的身体造成 了巨大的伤害。雍正四年时,他已积劳成疾。然而, 雍正身边的大臣仍然难以说服他松弛紧凑的日程来休 息一下。通常,雍正每天清晨五点钟开始第一次朝会 ,午夜时起草最后一份谕旨。现在,他又出现了不适 的症状。起初他还能在病榻上处理国事,但在24小时 后,他突然变得非常虚弱,除了接见他的两个已经长 大成人的皇子(其中一个是宝亲王)外,无法处理其他 任何事情。他的两个儿子整天都焦虑地陪伴在他身边 。夜间,他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弥留之际,雍正帝在 其居住的圆明园召他的两个兄弟庄亲王允禄、果亲王 允礼至寝宫。没过多久,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 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等 五人也被召至这里,这些人都是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 。雍正告诉他们,他该宣布继任者了。 在清朝这样一个不正式公布合法继任者的国家, 权力的传承是一件可怕而又不可预测的事情。清朝的 满洲统治者不像前代王朝的汉人统治者那样,自动立 长子为皇储,而是以与其政治传统相近的蒙古和突厥 人的方式来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一个统治者死后, 他的至亲与上层贵族一道,召开会议来决定在皇帝之 子或其他男性亲属中谁最有资格成为继任统治者。尽 管这种方式有爆发争斗之险,但也有利于确保领导权 落入能人之手。雍正帝之前的所有清朝帝王都是通过 这种方式被推选登基的。但是,雍正除外。 多年以前,雍正之父康熙帝背离了满洲的这种传 统。他宣布立其嫡长子允礽为太子。但因为太子的暴 虐无道和滥用职权,这一权力继承方式以悲剧而告终 。太子的命运遭到了巨大的逆转,康熙不仅下令废除 其太子之位,还将其逮捕并圈禁起来。康熙帝幡然醒 悟,痛苦地发誓他再也不会建储。而在康熙帝于1722 年驾崩时,对于20多位皇子中谁会继位存在很多猜测 。因此,当时北京的气氛非常紧张,在继任者成功浮 出水面之前实行了一周的军事管制。直到今天,这一 权力承继事件仍然存在很多不解之谜。这个继任者就 是康熙帝的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 当时一些人认为雍正的即位存有争议。因此,雍正登 基后,首要任务就是找到解决办法,以免将来再出现 同样的风波,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公开建储而产生的诸 多问题。雍正想到的解决方法是秘密建储,即由他自 己而不是由八旗旗主会议共同选出继任者,然后将其 立储这一事实公之于众。但是对继任者的确切身份予 以保密,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继承者之间 的争斗。在雍正即位的第一年即1723年9月,他在紫 禁城召集众臣,告知他们他已选定继承者,并将他的 名字书于密诏,密封于一个小的锦匣内,然后将锦匣 置于乾清宫中。但绝非随便放在一个地方,而是置于 十米多高的宫中最高处、王位之上的“正大光明”匾 额后面。群臣皆知锦匣所置之处,也知道匣内所放何 物,但是,时辰未到,谁也不能开启锦匣。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