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总是从心开始

成长总是从心开始
作者: 严亮,许倚华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30
折扣购买: 成长总是从心开始
ISBN: 9787577208220

作者简介

严亮 武汉大学金融学学士、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中南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生校外实践导师、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 ?2006年起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8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2018年起在中南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公众号“双塔心语”上开设专栏“心语良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讨论大学成长话题。 许倚华 武汉大学金融学学士、法国巴黎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金融学硕士;倚华教育创始人、执行董事、总经理,美凯思教育品牌创始人。

内容简介

第一节 用一个地球仪,把“大学学什么”讲清楚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学会学习 (思考研究)、学会做事 (实践行动)。那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严老师试着用一个地球仪为你把这两个问题讲清楚。 阅读下文之前,请先找一个地球仪放在手边,或者在头脑中想象一个地球的画面。 一、学会学习,学的是思考的三个维度 1. 经线——思考的角度 学会做学问,首先学的是对问题展开分析以及搭建脉络和框架,即看问题的角度。你看地球仪上每一条经线,都是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对应到大学,一条经线就相当于一个专业学科。 专业提供给你的是专业思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心理学为例,专业思维包括关注个体差异等,专业知识包括人一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等,专业技能包括心理测评等。 举个例子,以个体的智力优势差异来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其实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内省、自然智力等若干种。 你是否知道自己最突出的能力体现在什么方面?又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加德纳写的 《智能的结构》。 2. 纬线——思考的高度 有了角度之后,展开思考又有不同的高度。所谓“三句不离本行”,说的就是在专业上达到了一定高度后,任何问题都可以用本专业的思路与框架去分析解读。 怎么提升高度?先从自己本专业入手,深入理解这个专业思考分析问题的逻辑和结构,当你能够深入一门学科,理解了它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你就可以触类旁通,和其他的学科交流对话。 3. 海拔——思考的深度 做学问又叫做研究,研究研究,就是要钻研探究。向哪里钻研? 探究什么?探究的是规律与趋势。规律和趋势去哪里找?从问题的历史源流中去找。深入地表以下,你会了解地球往事。过往的一切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深刻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挖掘过往,能够梳理清演变趋势、发展规律、相关资源等,为我们今天所用。欲知何所去,且问何所来。 怎样深入研究?去了解一个问题领域的历史源流、复杂背景,就能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把握。 了解了需要学习的框架,接下来就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本书第四章中具体展开讲述。 1.大学心理成长、快速进阶完全指南 这是一本写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之书,聚焦大学生关切的诸多现实问题,从入学适应、人际沟通、实习实践、时间管理、恋爱相处、升学就业、自我关怀这七个方面出发,回应学生们的成长困惑,实现心智提升,快速成长。 2.7大主题/36个核心场景 ——稳步跨过成长关键期,全方位提升心智! 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怎么办? 如何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 如何选择合适的社团? 恋爱中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升学还是就业? 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全方位了解大学生活中的若干核心场景和发展命题,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的思路框架、知识、态度和技能,顺利应对挑战,跨过成长的关键时期。 3.双色印刷,图文并茂,随文穿插趣味图表;内文以深邃蓝为主色,附赠“成长心智提升”书签一枚。 4.岳晓东、吴才智、杨文圣、张将星联袂推荐。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教授岳晓东、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吴才智、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总督导杨文圣、暨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张将星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