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应物--浙江地区的二十四节气

感时应物--浙江地区的二十四节气
作者: 编者:应金萍//吕雯//陈煦//陈斌//杨朝迎|责编:沈敏丽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90
折扣购买: 感时应物--浙江地区的二十四节气
ISBN: 978751785330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民间活动 在人们心中,春是希望 ,是温暖,是万物生长、 鸟语花香。春季的每一个 节气都饱含人们对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的向往。立春这一天有独 特的迎春仪式和丰富多彩 的纪念活动,像“祭祖”“打 春”“咬春”“鞭春牛”“游春”等 ,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这些民间活动最 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 1.祭祀 有据可查,我国从周朝 时期开始就有了立春迎春 仪式。历朝历代的迎春仪 式大体如下:在立春前三 天,君王开始斋戒,立春 当日,君王率领百官到皇 城东方——句芒神居住的 方向,八里之外的郊区迎 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 丰登。后来,迎春仪式逐 渐走入民间。南宋《梦粱 录》可证:“临安府进春牛 于禁庭。立春前一日,以 镇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 府衙前迎春馆内……宰臣以 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 幞头上,入朝称贺。” 2.打春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仪 式也不断演变。清代年间 ,迎春仪式家喻户晓,逐 渐成为社会瞩目的重要活 动,民众的参与度极高。 据《燕京岁时记》中的记 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 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 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 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 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 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 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 :“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 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 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 。” 3.咬春 《燕京岁时记》有云:“ 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 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 春’,谓可以却春困也。”立 春前一天家家户户开始准 备迎接春天的仪式和食物 ,北方富贵人家制作春饼 ,所以富家女子多吃春饼 ,而平常人家的女子则喜 欢买萝卜来吃,咬一口新 鲜脆生的萝卜,也象征着 新春大吉,咬到了福气。 浙江地区的人会制作春卷 ,虽然春卷外形与春饼相 似,但与北方春饼做好之 后包着菜吃不同,春卷是 用干面皮包馅心,经煎、 炸而成。不论吃春饼、春 卷,还是萝卜,立春之日 咬上一口,叫作“咬春”。吃 了春,咬了春,与天地万 物将荣待生,得了迎春喜 庆的吉兆。 4.九华立春祭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 发展,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鞭春牛”等仪式逐渐消失 ,立春民俗文化不断弱化 ,甚至中断。浙江省衢州 市柯城区九华乡保护、传 承、发展、提升优秀传统 文化,九华乡人民重拾传 统文化,打造“九华立春祭” ,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民 间文化。2011年,衢州“九 华立春祭”被列入第三批国 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华立春祭”传承人汪筱 联介绍:“我国民俗文化祭 祀、祈福、禁忌、祝福、 征兆等民间习惯与风俗, 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所追 求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 美好愿望。”衢州市柯城区 九华乡妙源村“梧桐祖殿”里 存有我国唯一一座保存完 整的春神殿,青砖白瓦。 走过青石板小路,穿过山 林竹海,春神殿掩映在淡 淡山雾之中,若隐若现, 平添几分仙气。殿内四方 天井,古朴庄重,二十四 节气灯笼悬挂其中。梧桐 木雕刻的句芒神形象身穿 白衣,脚踩双龙,背负双 翅,右手持规,左手握五 谷,立于梧桐祖殿中。每 年立春,沉静的大殿便被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唤醒, 在大红灯笼的映照下热闹 起来。人们还会举办庙会 ,祭拜句芒神。立春祭还 保留了一套完整的仪式— —祭句芒神、鞭春牛、敬 土地爷、迎春、咬春等, 人们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 内心的愿望,祈求风调雨 顺、合家安康,迎接一年 之始的到来。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