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决定命运

情商决定命运
作者: 编者:杨毅宏
出版社: 学林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情商决定命运
ISBN: 9787548603214

作者简介

暂无

内容简介

你懂得如何认识自己吗? *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失业人数陡增,工厂效 益也很不景气,一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公司为了起死回 生,决定裁员三分之一。清洁工、司机、无任何技术 的仓管人员首当其冲,这些人加起来有三十多名。经 理找他们谈话,说明了裁员意图。 清洁工说:“我们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打扫卫 生,没有整洁、优美、健康有序的工作环境,你们怎 么会全身心投入工作?” 司机说:“我们很重要,如果没有司机,那么多 产品怎能迅速销往市场?” 仓管人员说:“我们很重要,许多人挣扎在饥饿 线上,如果没有我们,这些食品岂不要被流浪街头的 乞丐偷光?” 经理觉得他们说的话都很有道理,权衡再三,决 定不裁员,而是重新制定了管理策略。 人的命运有时候固然是由天而定,但依靠自己的 双手创造崭新的人生也并非全无可能。职位不论贵贱 ,只要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 向上的人生观,你就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掌 控自己的命运;相反,如果一味觉得自己的工作有多 低贱,不要说在经理面前能够不卑不亢,可能听闻了 裁员的消息之后便已经郁郁寡欢,只会怨天尤人了。 一个具有高情商的人,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情绪有 着较高的认知和监控能力,而如果你想在人生的舞台 上扮演成功者的角色,就必须要具有这种能力。要相 信,世界上没有天生的伟人,也没有天生的笨蛋。伟 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凡人之所以只是凡人,其中都有 其踪迹和因由可寻。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自怨自艾:“唉,我真笨 !”“为什么我总是给别人造成困’扰,带去麻烦? ”“也许我真是这样的人,什么都不行。”……此类 消极的情绪,说到底是一种逃避。你根本不能站在客 观的立场**面对自己和分析问题,针对的只是自己 而不是所做的事,又如何能够**地认识自己,了解 自己呢? 首先,你可以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了解自己 。 爱玛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当行政助 理,因为不太说话,她的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在处理 几桩生意时险些搞砸,因此她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 意与人沟通,不相信别人,但在一些具体工作的细节 上又特别苛求。如此一来,同事们都不太愿意与她共 事。 在一位好友的建议下,她敲开了一家心理咨询工 作室的大门。 心理学家在听了爱玛支支吾吾的两三句话后,一 语道破她的症结所在:你不太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 ,你认为只有自己才是**的。 接下来,心理学家进一步给她作出了“诊断”并 开出了药方: 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对人生和事业都充满了 好奇心,但你又是一个很苛求的人,对自己对他人都 有很高的要求,是个**主义者。所以,你不适合从 事需要较多与人沟通的工作,你可以去尝试一些相对 独立的职业。 一年后,当爱玛再次坐在这家工作室里时,简直 与以前判若两人。原来,自从一年前服了心理学家的 一帖良药后,爱玛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她根据 对自己新的了解,进而对自己进行了重新定位,跳槽 去了一家平面广告设计公司。凭着扎实的美术功底和 苛求自己的精神,由她设计的广告频频*到客户的赞 扬,她已被升职为设计部主管了。 我们知道,每个人不可避免地会由于内心情绪的 波动而失却客观的立场,这时候的你往往无法冷静地 看事情想问题,对自我的认识也就难免出现偏差,以 至于在你的行为上或多或少都因带有主观情绪而有失 偏颇,周旋在失败的左右。通过借助于他人旁观者的 立场,你可以*清晰*客观地了解自己。 爱玛身上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学家这面镜子 的反射,让她看到了症结所在。了解了自己的个性特 点,认识到自身的弊端和优势,在职业选择时才会有 *理性的职业分析,*准确的职业定位和*清晰的职 业目标,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业上如此,为人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拿破 仑·希尔的一生中,他继母对他的一番评价,对他往 后的人生具有重大的影响: 我从小就是一个桀骜不驯、令人厌烦的**少年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因为 要外出打工,所以我只能轮流到每位亲戚家居住,这 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使我的性格变得**怪异,所有的 亲戚都认为我将来必然一事无成。而我的父亲和弟兄 们也同样认为我是恶劣的,这些恶言批评,使我变本 加厉地恶劣起来。就在此时,一个女子的出现扭转了 我的命运。 有**,父亲宣布:他即将再婚。我断然认为即 将到来的新母亲是不会给我一点好脸色看的。不久, 这位陌生的妇女来到了我家。她很高兴地问候了在场 的每一个人,但我却一直躲在一个角落监视着她,眼 中没有丝毫欢迎的表露。 她来到我面前,我有点不知所措。我的父亲把我 介绍给她:“这就是拿破仑,是希尔兄弟中*坏的一 个。” 我的继母把她的双手放在我的两肩上,静静地注 视着我一段时间,说:“这是*坏的孩子吗?**不 是。他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恐怕你看错了他。我们 所要做的一切无非是引导他把身上具有的品质发挥出 来。” 对一个还没有明确目标、心智尚未**健全的人 来说,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他认识自己的重要渠道。 正是因为拿破仑·希尔的父亲兄弟以及认识他的所有 亲戚都以消极的、眼前的、非客观的态度来评价他, 才导致他对自己的认识锁定在“恶劣”、“消极”、 “没有前途”等框框之内;相反,他的继母以非同凡 人的察觉力挖掘出了希尔身上内在的潜力,短短的几 句话使希尔重新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在之后的 奋斗过程中逐渐地认识到一个全新的、具有极大潜力 的自己。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他人的评价 ,你要有认知的完整性,不可以只以自己的情绪需要 ,单单注意某一方面的评价,而是要经过全面听取、 综合分析,然后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客观总结。 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作为镜子,善以群众为镜来 映照出自己,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等都是自我认 识的参照点,你要做一个有心人,在群众的言行举止 中随时捕捉到自己的不足,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警 醒。当群众中赞誉之声鹊起时,要学会“正面文章反 面看”,找出问题所在。 除了通过他人这面镜子,我们还可以通过角色的 转换来重新认识自己。 一次,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 这个乞丐的右手晃荡着一条空空的袖子,看上去** 可怜。可是女主人却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 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搬到后院去吧。,, 乞丐**生气:“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 搬砖。这不是存心作弄人吗?” 女主人没有说话,她俯下身去,故意用一只手搬 起了一块砖走到后院,告诉他:“你看,并不是非要 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你为什么不可以?” 乞丐怔住了,他惊异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位妇 人,终于,他俯下身,用他那**的手搬起砖来。整 整两个小时,他终于将所有的砖都搬完了,气喘如牛 ,汗如雨下。 女主人递给乞丐一条毛巾,又给了他10美元。乞 丐接过钱:“谢谢你。” “你不需要谢我,这是凭你自己的实力挣到的钱 。”女主人说。 “我能,你为什么不可以?”乞丐凭着这句话重 新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从此走上了自强奋进的道路 。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作为员工 ,你或许已经习惯了等待指令的发布然后去实施;而 作为领导,或许你也对下属的工作安排感到得心应手 。作为演员,演戏是他的所有内容;而作为乞丐,乞 讨就是他的全部生活。但是在扮演着这些角色的时候 你有没有想过,是否因为太长久地扮演着目前的角色 而缺少了思考,迷失了自我。 “我能,你为什么不可以?”试着改变一下自己 的角色,站在他人的立场来重新审视自己。你是天生 的乞丐吗?除了乞讨你还能够做什么?脑力上不行, 体力上呢?你是一个好演员吗?你对生活有足够深刻 的认识吗?同一个角色,演员甲曾这么演过,演员乙 可能会那么演,而生活中一个普通人在遇到这些问题 时可能会有怎样的反应,你又将如何集众人之所长而 有所突破? 作为员工的你,可以从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如 果你是上司,你对自己的员工有什么要求,你认为他 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在哪里,在哪些方面有待加强,在 哪些方面有待发掘,在哪些方面有待改善,并以你设 想的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作为领导的你同样可以处 在下属的立场思考同样的问题:如果我是普通员工, 我是否还需要专业培训,我对于目前的工作状态和环 境是否满意,我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要求或建议, 等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跳出自己所处的角色,身 不在其中,你就能摆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限 制。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群众意见很大,甚至 出现了“四面楚歌”的味道,可自己仍然“自我感觉 良好”,这就太愚钝了。俗语有云:“人不知自丑, 马不知脸长。”善于角色互换,你才能够*客观地分 析问题,从而对自己的品性有*清晰的透视。 如果你有认识自我的意识,你便会找到认识自我 的途径。无论是透过他人的外在了解还是自我的内在 剖析,是通过自己成败经历还是别人的得失教训, 你都可以由此发现自己的情绪特质,了解自己的个性 特点,摆正自己的人生棋盘,并通过自省作出及时的 调整,塑造一个高情商的自我。 P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