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176.80
折扣价: 93.70
折扣购买: 八年级上下册语文推荐阅读书: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昆虫记+寂静的春天(套装共5册)
ISBN: 9787505756281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1936年逝世,年仅32岁。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欧洲的良心”。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生于普罗旺斯贫困农家,花十二年时间自学取得业士、双学士和博士学位,后从事教书行业二十余年。 蕾切尔?卡逊(1907—1964),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作家,其《寂静的春天》一经出版即引发广泛热议,直接推动了DDT等化学杀虫剂的限制使用,改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美国及全世界的环保事业由此展开。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 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朱子似乎见到了这个,他注“四书”,一种作用就是使“四书”普及于一般人。他是成功的,他的“四书”注后来成了小学教科书。又如清初人选注的《史记菁华录》,价值和影响虽然远在“四书”注之下,可是也风行了几百年,帮助初学不少。但到了现在这时代,这些书都不适用了。我们知道清代“汉学家”对于经典的校勘和训诂贡献极大。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的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的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似乎就是这番用意,但离我们理想的标准还远着呢。理想的经典读本既然一时不容易出现,有些人便想着先从治标下手。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分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这部书不是“国学概论”一类。照编撰者现在的意见,“概论”这名字容易教读者感到自己满足;“概论”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着别的——其实什么都只有一点儿! “国学”这名字,和西洋人所谓“汉学”一般,都未免笼统的毛病。国立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分别标明历史和语言,不再浑称“国学”,确是正办。这部书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以“经学”“史学”“诸子学”等作纲领。但《诗》《文》两篇,却还只能叙述源流;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的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全篇的参考资料,开列在各篇后面;局部的,随处分别注明。也有袭用成说而没有注出的,那是为了节省读者的注意力;一般的读物和考据的著作不同,是无需乎那样严格的。末了儿,编撰者得谢谢杨振声先生,他鼓励编撰者写下这些篇常谈。还得谢谢雷海宗先生允许引用他还没有正式印行的《中国通史选读》讲义,陈梦家先生允许引用他的《中国文字学》稿本。还得谢谢董庶先生,他给我抄了全份清稿,让排印时不致有太多的错字。 朱自清 三一年二月,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1.《经典常谈》: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新附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古诗十九首〉释》两篇经典解读,其中《〈古诗十九首〉释》是其他版本所无!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永不磨灭的红色经典,催人奋进的文学佳作。保尔·柯察金的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人,中国亿万青少年的精神楷模!翻译家牧野据苏维埃出版社1987年版俄文直译! 3.《名人传》: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代表作,翻译家陈筱卿法文直译无删节!入选“人类有史以来的三十本好书”!被译成数百种语言,影响了一个多世纪的传世佳作! 4.《昆虫记》: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 年版)》小学5-6年级段和教育部《2019年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新增大量注释和数十幅珍贵照片! 5.《寂静的春天》:入选2020年中小学指导书目!环保运动开山之作,揭露诺贝尔医学奖之耻杀虫剂“DDT”的沉默真相,扯下现代化工业遮羞布。刘慈欣称其为人类命运转折点。
八年级下册初中生语文课外推荐阅读!各中学老师推荐课外阅读书! 原版未删节完整版,添加详细注释,排版舒朗,印刷清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经典常谈》,理想信念的启蒙,国学经典的传承!帮助无数青少年成长的人生之书! 《经典常谈》是一部讲述国学经典文化的著作,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经典常谈》保留朱自清所作全部注释,一字未删!全新附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古诗十九首〉释》两篇经典解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永不磨灭的红色经典,理想主义的光辉旗帜,英雄主义的伟大标杆,以作者自身经历为素材的传记体小说,真切感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由翻译家牧野俄中直译全译本,译自苏维埃俄罗斯出版社1987年版,译本流畅自然,带给你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媒体评价
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肖洛霍夫说它是“生活的教科书”。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 朱先生的《经典常谈》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因这本书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叶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