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9.30
折扣购买: 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
ISBN: 9787515824482
马利琴,女,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多年,现致力于家庭教育、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对相关热点问题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在多种期刊杂志发表评论、随笔百余篇。出版的家庭教育图书《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6岁入学期,陪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等,深受家长的好评。
特点三:情绪的多变与感情的深化共同发生 青春期的孩子,一般都多愁善感、喜怒无常,父母不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孩子的情绪变化莫测。这时期,孩子的情绪多变与感情深化是一起发生的,他们能产生和感受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 困惑的父母一: 女儿从小就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上高中后更容易情绪化了。她很喜欢读课外书,可是很容易受到故事情节的影响,总会哭得一塌糊涂;甚至在看电视剧的时候,遇到感人的镜头也会泪流满面。我不知道是她太过善良,还是太过多愁善感。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就会发现感情是一件复杂的东西,于是他们就会表现得敏感、细腻,情绪就会变得喜怒无常。比如,有的孩子看到路边枯萎的花草会感到难过,有的孩子读到伤心的故事会泪流……如此,在美好的青春时光里,孩子就容易多愁善感起来。 困惑的父母二: 前几天,因为一件小事情,儿子和我们大吵了一架,那架势好像彼此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似的。在孩子升入初中后,这种情况总会出现,我们也不知道究竟哪里惹到他了,他总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不是嫌我们管得太多,就是怪我们对他管教得太严;不是怪我们对他的朋友不好,就是说我们不爱他了……按理说应该越长大越懂事才对,可是我家儿子怎么越长大越难养呢? 青春期的孩子确实给父母带来了诸多麻烦,尤其是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更是让父母很头疼。不要总是困惑于孩子火气大、脾气暴,父母要通过观察孩子“愤怒”的行为,不断地挖掘他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方法一:转移“伤感孩子”的注意力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多愁善感,这本身是由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的。通常父母只要善加引导,就会让孩子安然度过这段时期。但是如果父母置孩子的孤独、伤感于不顾,往往就会酿成大错。 孩子的悲伤情绪一般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如果不及时帮孩子从这种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他们很有可能会一直沉浸在这种忧伤的氛围中,变得更加多愁善感。所以,如果发现青春期的孩子沉浸在多愁善感中难以自拔时,父母就要想办法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有趣、开心的事情上来,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从悲伤中解脱出来。 方法二:告诉孩子情绪化的不良后果 青春期的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将发脾气当作一种宣泄的方式,主要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情绪化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父母完全可以适时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将情绪化的害处直接告诉孩子,引导孩子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比如,在内分泌的调节下,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体形、速度、耐力、灵敏度等方面会发生巨变,心理也会发生巨变……情绪化的孩子虽然不是“坏”孩子,但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所以,父母一定要对情绪化的孩子做好引导,让他们学会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1.教育作者近十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温和地帮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作者近十年的一线教育经验的总结,旨在告诫广大家长,孩子青春期身体、心理、情感上会发展的变化,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变化,才能让孩子青春不迷茫、不叛逆,让青春期变黄金成长期。 2.关注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重建亲密的亲子关系 身体会出现各种第二性征,变得不安; 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 爱冒险,喜欢寻求新奇生物; 很天真,做事不切实际; 向往未来,同时又对未来充满畏惧; …… 这是青春期孩子的集体画像。 青春期既是人生中一段令人困惑的时期,也是一段不可思议的时期。其实,每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强有力的支持。作为家长,你要清楚孩子的身体和内心正在经历什么,才能正确地帮助孩子。 3.父母懂点孩子心理学,孩子才顺利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正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从顺从走向自主,与父母不再总是同调,而出现了更多自我主张。父母要深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深层次的内心转变,只有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理,才能和孩子和谐相处,帮助孩子走向独立,发展出自己的世界观,找到人生意义,以及追寻梦想。 4.父母这样说,青春期孩子才肯配合 正面管教的理念告诉我们,孩子需要理解、肯定、赏识,而非责骂、吼叫、唠叨。因此,父母在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时,要遵循五个原则: (1)放下大人的架子,营造平等的对话环境; (2)正确地询问孩子,而不是审问; (3)试着把谈话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4)沟通不畅时,按下“暂停键”; (5)运用亲密接触的非语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