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17.50
折扣购买: 2024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
ISBN: 9787519210335
《中公版·202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标准预测试卷(高级中学)》具有以下特色: (1)配套试卷讲解 本套试卷配有试卷讲解,梳理考点,讲解解题方法。 (2)精选真题,洞悉考情 编者整理了近几年的10套真题,全面总结命题规律,严格依据真题命题特点编织,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考试难度,熟悉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3)深度解析,讲解细致 试卷的题目和答案均经过研发团队多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力求答案准确、解析透彻,引导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备考更轻松。 (4)模拟预测,冲刺备考 本图书除了10套真题外,还有5套标准预测试卷,帮助考生实战演练,冲刺备考。
书籍目录
目录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2021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8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试卷(一)~(五)
试读内容
教师资格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标准预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中,钙的含量比铁高
B.纤维素和脂肪酸的单体都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
C.脂肪、磷脂和胆固醇是动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D.玉米的遗传物质中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4种含氮碱基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中不含P元素
B.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要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
C.线粒体是肝细胞中唯一产生CO2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氨基酸的吸收
D.溶酶体能分解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结构,属于免疫细胞的防卫功能
3.下列关于图1所示视野中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1A.图示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B.图中有两个中心体和一个线粒体
C.在结构①、⑤和⑥中均含有核酸
D.结构③合成蛋白质时有水生成
4.以下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使用?()
①养鸡时在保证营养供应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提高鸡的产蛋率
②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时,雄鸟迅速起飞,扇动翅膀向雌鸟发出信号
③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5.细胞呼吸原理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的目的不恰当的是()。选项应用措施目的A苹果保鲜零下低温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B小麦种植疏松土壤有利于小麦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水稻种植定期排水避免水稻幼根因缺氧而变黑、腐烂D制作酸奶密封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6.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有机物变化,得到如图2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2
A.该植物在29 ℃时生长最快
B.该植物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所给的4个温度中都是29 ℃
C.在27 ℃、28 ℃和29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不相等
D. 30 ℃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速率等于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速率,都是1 mg/h
7.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A.4种,9∶3∶3∶1B.2种,13∶3
C.3种,10∶3∶3D.3种,12∶3∶1
8.下图中曲线Ⅲ表示某植物茎的生长状况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施用于侧芽,能反映侧芽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图3
A.ⅠB.ⅡC.ⅢD.Ⅳ
9.癌症是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是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细胞增殖失控的特点
B.癌细胞只有原癌基因没有抑癌基因
C.基因突变可能使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
D.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癌细胞易分散、转移
10.下表为适宜浓度的α-萘乙酸(NAA)和赤霉素(GA3)溶液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初始长度为2 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分组溶液种类(mg·mL-1)胚芽鞘长度(cm)甲?4乙GA310丙NAA6丁NAA GA314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溶液种类不同,表中“?”处理方式为清水处理
B.若实验用的NAA浓度为m,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NAA时,胚芽鞘长度不一定减小
C. NAA与GA3可调节植物基因表达,二者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D. NAA与GA3由植物产生,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且具有微量而高效的特点
11.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B.神经元有着与其他人体细胞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C.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D.幼年时甲状腺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侏儒症
13.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壤中的小动物
D.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片地的土壤,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14.科学家人工合成了蕈状支原体的基因组,并将其植入到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细菌内,获得了能生长繁殖的全新蕈状支原体。下列关于这种全新蕈状支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供能B.无染色体,故基因组遗传物质为RNA
C.催化代谢的酶的形成都经过转录过程D.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实现繁殖
1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遗传病发病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C.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D.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疾病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16.长江十年禁渔令颁布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工养殖。如图是一个生态环境改善型鱼塘物质循环流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4
A.螺蛳位于食物链的第三、四营养级,可以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增加沉水植物的种类有利于促进其对鱼、虾、蟹粪便中有机物的吸收
C.对鱼、虾、蟹捕捞强度过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D.不同年龄段的某种草食性鱼分布在不同水层,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17.科研人员将两种不同的杂交瘤细胞融合得到双杂交瘤细胞AB,双杂交瘤细胞AB能够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增殖,产生双特异性抗体AB,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5
A.可用PEG诱导杂交瘤细胞A和B融合
B.两种不同的杂交瘤细胞融合后,可利用抗体检测筛选出能生产双特异性抗体AB的双杂交瘤细胞
C.双杂交瘤细胞AB需识别α、β抗原才能产生双特异性抗体
D.双杂交瘤细胞AB传代培养时不需用机械的方法或胰蛋白酶处理
18.生命科学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能成功地总结出遗传定律与他正确选材和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有关
B.摩尔根选择红眼和白眼果蝇杂交并应用类比推理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
C.艾弗里在研究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符合对照实验的“加法原理”
D.沃森和克里克使用构建数字模型的方法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9.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该动物的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1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在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其余精子的基因型是()。
①AB②aB③ab④Ab
A. ①②B. ②③
C. ②④D. ①③
20.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没有进行对照
B.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时间的长短对实验现象的影响相同
C.卡尔文追踪检测14CO2在小球藻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途径时,发现了卡尔文循环
D.探究淀粉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中,可选用淀粉、淀粉酶和蔗糖酶进行实验
21.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生命观念(a)、科学思维(b)、科学探究(c)和社会责任(d)四个方面。某教师在“细胞的衰老与死亡”一节,设置的教学目标之一为“结合自身经历感受,分析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状及其带来的问题,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法以及自身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形成关爱老年人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上述教学目标体现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
A. abB. cd
C. acD. bd
22.下列重要概念中不属于“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这一大概念的是()。
A.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B.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
C.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进程
D.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23.在教学“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一节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水绵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等的临时装片,以小组为单位使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后,教师提供蓝细菌、大肠杆菌等的电镜图片,引导学生组内对比细胞结构。最后教师讲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下列关于这一教学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学生已学习过显微镜的知识,因此使用高倍显微镜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B.教学中运用了通过事实总结形成概念的教学方式
C.教师运用了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D.学生经过感性认识、理性比较,逐步形成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观点
24.下列案例中不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的是()。
A.为了清晰地观察到“绿叶色素分离”现象,可用教师的演示实验代替学生的探究实验
B.教师以“克隆猴的诞生”这一生物科学进展导入“细胞核”的学习
C.教师在讲解基因工程的内容时,首先了解学生对DNA结构和复制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D.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归纳整理本地区常见的遗传病及其遗传特点
25.由教师担任主要研究者,以“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这一亟待改进的教育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改进这些教育活动为目的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访谈法
D.行动研究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6.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眼性别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12有眼12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