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格致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97.70
折扣购买: 公共经济学(第2版)/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ISBN: 9787543230453
吉恩·希瑞克斯: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经济学教授、运筹学与计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他担任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同时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专家小组成员。加雷思·D·迈尔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经济学教授、财政研究所研究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研究有着深厚的传统,它最早源自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在经历了以税收分析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传统后逐渐发展为公共经济学,并随着新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又回到了其根源。自从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学科,公共经济学就一直是其核心分支,其地位如此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它为实际政策分析提供了基础。尽管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和分析方法与时俱进,为实际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始终是公共经济学家的目的。本书中,我们试图通过理论的描述为经济政策研究提供一个条理清晰且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 根据最一般的定义,公共经济学是对经济效率、分配和政府经济政策的研究。这一学科包含的主题相当多元,如应对因外部性存在而导致的市场失灵、逃税的动机分析,以及对官僚决策的解释。为了涉及所有这些方面,公共经济学已经从原先仅仅注重研究政府的征税和支出,演变为现在关注政府与经济互动的每一个方面。 公共经济学试图同时理解政府如何(how)决策以及应该做出什么(what)决策。要了解政府如何决策,必须研究政府中决策者的动机、决策者是如何被选中的,以及决策者如何受到外部团体的影响。要确定应该制订什么政策,必须研究其他可行政策的效应并估计其结果。本书把公共经济学这两个方面的主题有机结合起来,对它们进行了清晰易懂的介绍。 1.2 方法 现代公共经济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s)的应用。作为一种工具,这些模型保证了论题的论证是从严密的逻辑基础上推出的。在分析中,由于实验的可能性有限,且不能总是以过去的经验作为研究新政策效应的指导,因此每一个模型的初衷都是简化描述与分析相关的经济体中的某一部分。经济模型与自然科学模型的区别在于经济模型引入了经济中厂商、消费者和政治家的独立决策过程。这些经济中的行为人并非盲目地做出反应,而是被个人目标驱动,策略性地做出行动。一个成功的经济建模者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之一就是以令人信服的方式捕捉这些复杂行为的意义。 选好模型之后就要推导其含义,这要求我们从模型假设出发,经过逻辑论证得出一组正式的正确结论。然后,我们需要对这些结论给出解释,使其能与最初关注的问题相联系。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给出政策建议,一般还要附上一段文字解释模型的局限。此外,我们还必须在模型推导出的结论和模型之外的结论之间谨慎地划出一道界限。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制度背景总是设为混合经济,即一方面尊重个人决策,另一方面政府又试图通过其实施的政策影响个人决策。在这一背景下可以赋予政府许多不同的目标。例如,可以假定政府关心经济中的总福利水平,并无私地试图增加总福利水平。这种观点是最优政策分析(研究政府应该如何行事)的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认定政府会如此。另一个有时显得更有说服力的观点是,政府由一群个人组成,每个个人都追求自己的个人目标。这种观点提供了一种对政府行为非常不同的解释,为我们理解现实中政府如何选择政策建立了基础。本书也会讨论这一观点。 关注混合经济使得我们的分析能够应用于多数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也使得我们能够研究政府如何行事及政府应如何行事。为了提供一个判断其他政策对经济影响的标准,我们也常常研究一个包含全能计划者的计划经济,这当然只是一种分析中的抽象。 1.3 政策分析 在公共经济学中,政策分析的方法是建立经济模型并找出均衡。政策分析就是通过观测经济均衡相对于初始状态(status quo)的变化路径来确定政策效应,不同的政策可以通过对比它们的不同均衡结果来进行比较。 在进行政策评估时,强调实证(positive)分析与规范(normative)分析的区别往往是有用的。对政府的实证分析研究包括为什么存在公共部门、政府的目标从何源起、政府的政策是如何选择的等主题,也涉及理解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相比较而言,规范分析探讨什么是最优政策,并致力于为好政府提供指南。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不是完全脱节的,为了进行规范分析,首先必须进行实证分析。如果不知道不同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有何差别,那么就不可能判断哪一种政策最优;反过来,除非实证分析成为规范分析的一部分,否则就没有价值。规范分析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政府有一组设定的目标并选择以最优的方式实现这些目标。应用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比较不同的政策(包括所谓“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的政策),其中最能满足政府目标的政策就是最优政策。所以,我们需要确定不同政策下的均衡并评估每种均衡下政府目标实现的情况。 在每种情形下我们都需要对可供政府选择的政策集施加限制,这种限制往往反映了政府在信息可得性方面的局限。政府对经济中消费者与厂商相关信息掌握的局限性限制了其所能采取政策的复杂度。例如,对不同纳税人实施差异化征税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对每个个人信息的了解。此外,管理成本与遵从成本也会对可行的政策产生限制。 当政府的目标被设定为最大化经济中某种总社会福利水平时,就会产生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福利如何度量。后面的章节会详细讨论这一问题,在此我们只能说,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引入不同个人间的福利水平在某种程度上的可比性。正是由于这种人际比较可以进行以及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意愿,才有了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尽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进行人际比较这一问题上还存在分歧,我们仍有充分的理由来探讨如果能进行比较将会有什么后果。此外,我们可以建立对于任何程度的可比性都适用的一般原则。 最全面的公共经济学教材,公共政策研究者的标准参考工具 《公共经济学(第二版)》对公共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不仅对传统公共经济学领域进行精巧绝伦的分析,还对行为经济学、气候变化和财政竞争等前沿研究领域进行评述,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将发现本书是他们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优秀起点。 ——詹姆斯?波特巴(James Poterba),麻省理工学院 本书在分析方法上将公共经济学传统的规范分析与前沿的实证分析结合在一起,如关于政府行为以及不完全信息作为市场失效和政府失效来源的实证分析。本书提供的阅读材料可读性很强,为该领域提供了一个中立和完整的视角。 ——罗宾?鲍德维(Robin Boadway),加拿大女王大学 这是一本公共经济学领域期待已久的教材。两位作者向读者提供了公共经济学各领域的核心知识,如公共财政、福利经济学、集体选择理论等,并且深入讨论了许多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在不牺牲规范理论的前提下,作者以问题与政策导向的方式展现分析,阅读感受非常愉悦。本书不仅适合于高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相关课程学习使用,并且对于这一领域的教师也很有参考价值。 ——迈克尔?斯马特(Michael Smart),多伦多大学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