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精)/译文经典

海浪(精)/译文经典
作者: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译者:曹元勇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6.98
折扣购买: 海浪(精)/译文经典
ISBN: 9787532757459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188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门之家。 22岁时开始在《泰晤士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代表作有小说《雅各布之屋》《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文学评论集《普通读者》和女权问题论著《一间自己的房间》等。1941年,伍尔夫在乡间的住所写完了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幕间》,又一次陷入了精神病的痛苦。于是,她将自己勤奋写作的一生结束在一条河流之中。 伍尔夫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她和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一起把意识流小说推向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写作手法。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内容简介

太阳尚未升起。海和天浑然一体,只有海面上微波荡 漾,像是有一块布在那里摇摆出层层褶皱。随着天际逐渐 泛出白色,一道幽深的阴影出现在地平线上,分开了海和 天,那块灰色的布面上现出一道道色彩浓重的条带,它们 前后翻滚,在水下,你推我拥,相互追逐,绵延不绝。 当它们抵达岸边时,每道波纹都高高涌起,进碎,在 海滩上撒开一层薄纱似的白色水花。浪波平息一会儿,接 着就重新掀起,发出叹息般的声响,宛似沉睡的人在不自 觉地呼吸。地平线上那道幽暗的阴影逐渐变得明朗起来, 就像一瓶陈年老酒中的沉渣沉淀后,酒瓶泛出绿茵茵的光 泽。在地平线之外,天空也渐转清澈,好像那里的白色渣 滓已经沉淀,又好像有一位隐伏在地平线下面的女性用手 臂擎起一盏明灯,使得白、青、黄三色相间的朦胧光线展 开在天际,恰似铺展开来的根根扇骨。这会儿,那位女性 把灯举得更高了一些,大气似乎变成了纤维织品,挣脱绿 茵茵的海面,在缕缕红黄交织的纤维中间闪烁,燃烧,犹 如自篝火堆上腾起的焰火。接着,这燃烧的焰火中的万千 丝缕逐渐融汇成炽热、朦胧的一片,将那沉甸甸的毛毯似 的灰色天幕托举起来,使天空变成由亿万点浅蓝色的微粒 形成的光霭。海面渐渐变得明澈起来,只见细浪涟涟,波 光闪闪,直到那些幽暗的条带差不多全部销踪匿影。那只 擎着明灯的手臂缓缓地越举越高,最后可以看到一片广漠 的光焰;一圈弧形的光芒燃烧在地平线上,照耀得近旁的 海面金光闪闪。 光线照到了花园里的树上,将片片树叶逐个映得透明 发亮。有一只鸟儿在高处啾啾而鸣;一阵儿停歇;然后另 一只鸟儿在低处开始啾啁歌唱。阳光照得房屋墙壁的轮廓 清晰起来,随后又像扇尖似的轻轻落在一席白色窗帷上, 照出卧室窗前的一枚树叶手指印似的蓝色阴影。窗帷微微 拂动了一下,室内的一切仍然笼罩在昏暗里,显得虚幻飘 渺。室外,鸟儿唱着单调的歌曲。 “我看见一个圆环儿,”伯纳德说,“悬在我的头顶 上。它浮在一圈光晕中,不停地颤动。” “我看见一片淡黄色,”苏珊说,“蔓延开来,最后 跟一道紫色的纹带连在一起。” ”我听见一个声音,”罗达说,“啾啾啾,唧唧唧; 啾唧啾唧;一会儿升高,一会儿降低。” “我看见一个圆球儿,”奈维尔说,“在连绵广阔的 山峦衬托下,像一颗水珠悬垂着。” “我看见一条绯红色的丝带,”珍妮说,“上面编着 金色的丝线。” “我听见有个东西在蹬脚,”路易斯说,“一头巨兽 的脚上拴着锁链。它在蹬脚,不停地蹬呀,蹬呀。” “瞧阳台角落里的那张蜘蛛网,”伯纳德说,“上面 黏着一粒粒水珠,那是点点白色的光。” “那些扫到一起、堆在窗前的树叶,像一堆带芒的麦 穗,”苏珊说。 “小径上有个阴影,”路易斯说,“像弯曲的胳膊肘 。” “草地上有一些摇曳飘忽的光斑,”罗达说,“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