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奋飞--吴仲禧传

龙潭奋飞--吴仲禧传
作者: 许锋|责编:钱飞遥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龙潭奋飞--吴仲禧传
ISBN: 9787218166131

作者简介

许锋,1971年生,甘肃兰州人。武汉大学硕士,一级作家、新闻传播学副研究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党政办公室高层次管理人员。已出版《李章达评传》《陈启沅评传》《南海陈氏机器家族》《诗经趣语精编》《小城与大城》等20部作品。报告文学、散文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大公报》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出生与家世 1 三间木房 一百多年前的事。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刚过,一个六七斤重的男婴呱呱坠地,乐坏了一大家子人,男男女女喜悦的情绪如闽江之潮弥漫于沙滩、河岸。父亲见他们母子平安,站到院里,冲某个方向鞠了三次躬,感谢先人赐福,感谢苍天有眼—这是中国老百姓祈福与感恩的朴素又真挚的表达方式。他又乐滋滋地去镇上买鱼、买肉、打酒,打算回来要好好烧几道菜,美美地庆祝一下。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个男婴的诞生是家族或家庭比较大的事情, 封建也好,习俗也罢,自古至今,倒是不怪,尤其对乡镇农户而言,男孩长大后能干重体力活,能撑起门面、传宗接代,能给老人养老送终。现实而已。 让人惊讶的是,一般的婴儿在出生几天后才能睁开眼睛,可这个男婴落地后“哇哇”啼哭了一阵子,就渐渐睁开了一双明亮而澄澈的眼睛,但仰面朝天的姿势又使他什么都看不到,只有气力用尽的母亲虚弱又充满爱意的目光在眼前闪现。 听得见人们脚步声的轻重缓急,厨房里的叮叮当当,锅碗瓢盆的磕碰与摩擦。他稚嫩的耳膜极不适应人世间的喧闹,又放声啼哭。母亲给他喂奶,甘甜的乳汁是他来到人世间尝到的最香的东西。 日子过得真快—可不,他眼珠子一转,能看到窗棂上的阳光了,那么明媚,一闪一闪,一跃一跃,他停止吮吸,被外面奇妙的世界所吸引。 他那样小,哪里知道,自己出生前一年,1894年7月25日,日军不宣而战挑起事端,在朝鲜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袭击中国运兵船和护航的北洋舰队舰只,甲午战争由此揭开帷幕。 哪里知道,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他后来的人生与此有了斩不断的关联。 哪里知道,半年前,1895年1月31日,北洋水师以阵亡2000余人的代价未能保全威海卫军港。 哪里知道,几个月前,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中国被迫割地赔款。 哪里知道,不久前,1895年6月7日,日军占领台北,屠杀台湾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台湾人民正在开展武装抗日斗争。 …… 偌大的中国处于剧烈震荡之中,但福州偏居海峡一隅,此时还算宁静。且因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福州港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成为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内贸外贸业务发展,百余艘各类船舶往返于宁波、上海、山东、天津、台湾之间。海运事业一时兴盛,带动地方百姓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谋取各自的生活。这也是这户人家还有闲心余力为他的诞生办一次小规模喜宴的缘由—菜不必多,酒不必浓,一条鱼清蒸或以豆豉焖烧,一只猪蹄斩成不大不小的块状以海带相炖,一盘青翠的芥蓝、红薯叶辅以虾皮淡炒,足矣。类似的场景和喜庆曾在中国大地之上的千家万户中常现,并不稀奇,只是从某个年代开始竟成为一件极奢侈的事,这,男孩也不知道。 不过,如果时光能够快速推移,当参加那场喜宴的亲友们发现,十几年之后,这个男孩义无反顾地融入了辛亥革命的浪潮;二十几年之后, 这个男孩果敢决绝地投身北伐战争的硝烟;三十几年之后,这个男孩参加“第三党”,希冀中国重走孙中山先生的道路;四十几年之后,这个男孩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潜伏于国民党部队;五十几年之后,这个男孩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一次次为我党传递重要情报……便会惊得瞪大眼睛,合不拢嘴—摇头叹息?啧啧称赞?无论怎样,他们会由衷地认为,这个男孩的降生不再是闽西南一个小户人家的事,是社会的事,时代的事,中国的事。而他们于那日晌午的见证便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可以这样说—男孩与生俱来,带着使命,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当然,这都是后来的事。还是让我们再次回到127年前,静静地在岁月的细雨与风尘中涤荡与品咂一个男孩的成长。 那日是农历八月十七。巧的是,还有一个同姓男孩于一年前来到世上,单论生日,比他早两天—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两家离得不远,三十多公里,这个男孩叫吴石。所谓五百年前是一家—不需要那么久,后来,吴石之子吴韶成言,“仲禧伯伯和家父吴石同宗、同里、同窗”。 小男孩不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在此之前,他已经有两个姐姐,他只是这个家庭出生的第一个男丁。 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呢?大人想了半天,也想了几个方案,最后决定叫:吴仲禧。名为何意?仲者,此处不指伯仲叔季,而是地位居中, 中,不偏不倚之意;禧者,福也,五福降兮民获禧。何为“五福”, 《尚书·洪范》曰“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翻译过来就是长寿、富贵、健康平安、德行好、得以善终。 这个名字或许真给他和他所在的家庭带来了福气,他出生的那年夏天,福州暴发瘟疫,“城厢内外疫气流行,为近诸十四年以来之所罕见,人口罹于死亡者约将二万”。他们一家平安无事。 但这不是一个富庶之家,是一户穷人家,属于“福州南台吉祥境一个小商人的破落家庭”,却受中国传统文化之潜移默化,有一些内涵与积淀。 若论经济条件,吴仲禧、吴石两家差不多;不同的是,吴仲禧祖上经商,吴石祖上为官。这样的差距到了父辈身上,吴仲禧的父亲只读过几年私塾,吴石的父亲考取了“侯官的举人”。仅此而已。在一个风雨飘摇、岌岌可危的时代,寻常百姓能够活下来已殊为不易,功名利禄早已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 确切地说,“南台吉祥境”并不是一个地名,它的位置在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部、闽江下游。此地历史悠久,有资料载,公元前202 年,勾践后裔驺无诸在大庙山筑台,接受朝廷册封为闽越王,该台遂有越王台之称。公元908年,五代后梁开平年间,闽王王审知在福州筑“夹城”,“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台江、南台由此得名。 台江地区原分属闽县、侯官县。至1913年,闽县与侯官县合并,称闽侯县。“闽侯”一般人也许不知,但提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天下无人不晓—林则徐便为侯官人。 吴仲禧、吴石均出生于两县合并之前。吴石为闽县螺洲人,在县城之南的镇上;吴仲禧为闽县吉祥人。吉祥为山,叫吉祥山,山平而阔, 民国之后,因开路通行,此山被夷为平地。“横山即吉祥山的别名,亦无确证,但‘横街’地名今尚存”。“横山在嘉崇里,城南数里。西南为惠泽山,一名独山”。古代横山设铺,为横山铺,明嘉靖年间,铺所移设吉祥山。“铺”为中国古代带有军事性质的基层组织,“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铺”,用以传递朝廷命令。 唐代陇西人李复言《续玄怪录》载:“南阳张逢,贞元末,薄游岭表,行次福州福唐县横山店。时初霁,日将暮,山色鲜媚,烟岚蔼然。策杖寻胜,不觉极远。忽有一段细草,纵广百余步,碧蔼可爱。其旁有一小树,遂脱衣挂树,以杖倚之。投身草上,左右翻转。既而酣睡,若兽蹍然,意足而起,其身已成虎矣,文彩烂然。”横山自然之景色秀丽可见一斑。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时,福州改为长乐郡,福唐属长乐郡,福唐者,“造福唐朝”之意。 清代时,横山已人烟稠密,往来居住者甚多。 沿江之地,一般贸易繁荣、物流通达。清末之时,更是商铺钱庄林立,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吴仲禧祖上在横山经商,过个一般日子没有问题。 吴仲禧在早年的一份简历中,“籍贯”一栏也曾填写“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水部街”。“水部街在河西街之南,通往城之水部门,即以水部门而名,又名水部门大街”。清人孟超然《福州竹枝词》云“水部门街土米红,上溪白粲最玲珑。要知粒食非容易,岁首烧香祷屡丰”, 亦是河道纵横密集舶运南来北往之地。今水部街道地处福州市鼓楼区东南部,旧时皆为闽县与侯官县的地盘。现在精确地看,“横山”与“水部街”不是一个地方,两地有些距离,但时过境迁,人的记忆难免出现偏差。或者,一个家庭在一段时间内也有搬迁与移居的可能。另据吴仲禧回忆,小时候,他曾在福州南台铺前小学读书,如此,后来少年吴仲禧从横山铺出发步行或乘车十余公里到福州东郊东岳庙参加福建北伐学生军集训,从距离上看,便是不难实现的事。 闽侯吴氏源流何在? 吴姓出自姬姓,系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十六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周部落。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之意后,便和二弟一起来到江南自创基业,建立勾吴古国。商灭周立, 周武王封仲雍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吴姓得姓始祖。 元末明初,有一支吴姓自南京迁至福州南台横山铺,或许,这便是吴仲禧曾祖父的一支。 虽然中国古代重农轻商,商人地位不高,但廪实之仓、衣食之足、货殖之丰,又何尝不是商贾之人勉力所为?而凡经商之人头脑自是聪明,到吴仲禧曾祖父一代还有一些家产。只是,命运捉弄人,到吴仲禧祖父头上便只继承了一座破旧的大木屋。闽中之地向海而生,以木建房由来已久。木屋破旧乃岁月剥蚀使然;“大”,却值得探究。究竟有多大?该木屋逐渐被“拆解”、变卖之后,成为四五家合住的杂院,吴家最后剩下半壁三间木房。这木屋便真的很大,能住六七户几十口子人。由此可见,吴仲禧曾祖父的生意也一度做得不错,或许家境也曾十分富裕。 但“富不过三代”,又是逃不掉的定律。吴仲禧的祖父早年就没有职业,晚年又和很多人一样“染了鸦片烟”,导致家境十分贫困。 那三间木屋便成为吴家祖孙三代赖以栖息的生存之所。 渐渐长大的吴仲禧总是睁大眼睛好奇地打量那间木屋、木窗、窗棂,听到屋檐下燕巢里雏燕的叽叽嗈嗈,也听到了隐隐约约的海声和风起云涌、动荡不安时代的嘈嘈切切。 当然,他也不知道,还有一个人此时也才8岁,正在浙江宁波奉化溪口村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地读《论语》《孟子》《礼记》,这人便是蒋介石。而这个人后来也与他的人生关联。 当然,还有一些人—毛泽东这时才两岁;周恩来、潘汉年、刘人寿、王绍鏊、何克希……他人生航道中的一座座灯塔,此时还未来到这个世上。 有的人,既出生便注定了未来的命运,仿佛大海中的一叶孤舟, 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即便按照农历生肖,这一年出生的人,属羊, 民间有个说法,“十羊九不全”,这是迷信,指属羊的人命不好。命好不好,要看怎么活。羊谨小慎微,性格懦弱,与世无争,却终究难逃一刀。这是吴仲禧的命吗?显然不是。乙未羊年的吴仲禧,一生做事谨慎,性格柔和,待人有礼,富有悲悯之心,这是被他后来的人生所印证的。 深潜龙潭,初心不改,终得奋飞。 本书讲述了吴仲禧从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人民公仆,从国民党将军转变为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人生历程。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甘当一颗“冷棋子”,在隐蔽战线以潜伏的姿态隐匿于反动派阵营,继而冒着极大的危险,机敏、从容地做着“信使”“搬运工”“快递员”,把一份份至关重要的情报传递出来,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