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妇女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3.10
折扣购买: 让分心多动儿童摆脱烦恼(2018年全新修订)
ISBN: 9787512716506
戴淑凤 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及新生儿专业教授,主任医师,中国蒙特梭利学会终身教授,世界中联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委会会长,世界中联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西运城少儿推拿学校名誉校长,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妇女儿童专委会长,中国 及关工委早教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优生科学协会与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国生育健康》等杂志常务编审。 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同年到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任职。1982年开始从事围产及新生儿专业医疗、科研、教学,其间在本院进修学习新生儿相关专业一年。 1984年跟随美国心理学博士布雷寿顿(Dr.Brazelton)研究婴幼儿神经行为发展,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两年半。1992年研习了“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治疗”的理论体系,推出了以“感觉教育”为理论核心的早期教育理念及方法。由于当时特殊需要儿童急剧增多,家庭教育指导的紧急需要,协同业内著名专家,于1995年春创建了“北京东方圣童儿童发展研究中心”,针对特殊需要儿童及婴儿心理情绪进行矫治20余年。 专业著作:《新生儿疾病诊疗手册》《新生儿掌中宝》主编,《“三优”大百科:优生卷》副主编等。 科普教育著作:《0~3岁感觉教育同步指导手册》《人类的心愿——优生》《胎儿与胎教》《人生头三年》《妊娠与分娩》、“中国儿童早期教养工程”丛书、“SOS救助父母,救助儿童”丛书、《婴幼儿成功教养指南》《0~3岁育儿百科》《宝宝早期教育全书》《儿童康复培训教材》,《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家长指导手册》《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精编育儿200问》《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图谱》,小儿推拿教材等著作40余部。
第一章 儿童多动症的问题由来 儿童多动症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845年就有 人把儿童无端多动作为一种病征加以描述。最初的 命名较多,没有统一,目前较公认的命名为注意缺 陷症(ADD)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两种类型 ,简称多动症,俗称分心多动。多动症好发于学龄 儿童,按5%估计,全国多动症儿童至少在1000万以 上,这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数字啊! 从儿童多动症问题说起 儿童多动症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些孩子 从小就动作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肯听话,不能 按大人的指示去做,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服管 ,不好教,甚至打骂也没有用。这些孩子不适应集 体生活,进入幼儿园后,他们不能安静地坐一会儿 ,总是无目的地东走西跑,忙忙碌碌,一刻不停, 也不听老师指导,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老师讲课,不遵守课堂 纪律,乱喊乱叫,有时还去惹别的孩子,使得老师 无法讲课;游戏时不能遵守游戏规则,常常与别的 小朋友争夺玩具,或欺负小伙伴;吃饭、睡觉也不 安定,饭菜到处撒,睡觉满床滚。老师总是向家长 反映孩子不听话、不肯学,但孩子的脑子并不笨, 就是不安静,不合群,不肯好好学习。这些孩子常 常使家长伤透脑筋,苦不堪言。 上小学以后,这些孩子多动的表现更加明显, 上课时坐不住,小动作不停,一节课只能听几分钟 ,甚至根本不听。在课堂上常常逗惹同学,或大声 说话,或离开座位,影响课堂秩序,惹得同学讨厌 ,老师生气,而孩子自己也十分苦恼。等下课铃一 响,他们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冲出课堂,乱奔乱跑 ,逗弄同学,你争我夺,打打闹闹,惹是生非,玩 得满头大汗,上课了久久安不下心来,无法专心听 老师讲课。女同学的表现稍好一点儿,上课时表现 为小动作多,玩辫梢,割橡皮,咬铅笔,啃指甲, 也是忙个不停,胡思乱想,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 的内容听不进、记不住,一开始学习就比较困难。 有些孩子天资较好,在一、二年级功课比较简单时 ,还能应付过去,甚至能取得较好成绩。但进入二 、三年级以后,科目数量增加,内容加深,学习逐 渐感到困难。由于受注意分散、多动的困扰,他们 对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和耐心,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甚至达到不及格的地步。 一个看上去聪敏、活泼、可爱的孩子,为什么 总是注意力分散,多动,不听话,不肯好好学习, 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波动不定,甚至逐 渐退步?家长和老师实在是困惑不解,不知如何是 好。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学好、不争气,孩 子故意捣乱,于是采取高压手段,棍棒教育,把孩 子打得皮破血流,仍没有什么效果;有的家长不仅 自己天天教,还聘请家庭老师帮助,费尽了心机, ?全国特殊教育专家、医疗专家团队50余年心血凝集 ?为千万分心多动儿童父母贴心打造内容专业、描述通俗的家庭防治读本 ?让孩子从此摆脱分心烦恼,学习更加专心,成绩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