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你自己

宠爱你自己
作者: (美)帕特里西亚·斯帕达罗|译者:李亚娴
出版社: 文化发展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3.75
折扣购买: 宠爱你自己
ISBN: 9787514204025

作者简介

帕特里西亚·斯帕达罗,国际知名心灵成长导师,心灵畅销书作者、自由撰稿人、执行编辑,曾与人合作撰写6本关于个人成长和心理实践方面的图书,主要作品包括《实验性灵性的艺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带来更多的激情、创造性和平衡》《圣杰曼对新世纪的预言》《卡巴拉——你内在力量的关键》《你的七个能量中心》《姻缘与再生》《心中的炼金术:如何给予饿收到更好的爱》。她的书被翻译成18种语言,行销于25个国家。目前她和丈夫居住在美国蒙大拿州。

内容简介

生活几乎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方程。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 中,生活都充满了矛盾和悖论。互相竞争的张力不停地争夺我们的时间、精 力和注意力,迫切地试图说服我们必须在其中作出选择,而不同张力间寻求 平衡的行为即构成生活。 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这些进退两难的困境。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陪伴 家人还是以自己的事业为重?我们是该冒险创新还是该遵循惯例?孩子需要 更多自由还是更多控制?我们是该独立生活还是该跟心爱的人在一起?是该 互相协作还是该相互竞争?控制还是指导?单枪匹马还是获取帮助?慷慨大 度还是设定界限?默默承受还是进行反击? 古代文明早就指出,张力不单是生活的必然组成部分,而且就是生活本 身。正是相反事物间的动态张力产生并维持了构成宇宙不断改变和演化的各 种元素。相反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以旋转的黑白太极图为象征——阐释了 万物相生相克,缺少一方,另一方也将不复存在的普遍原则。 组成太极图的黑白两半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圆。我们必须有日与夜、男与 女、动与静、左脑和右脑、细节与宏图、焦点和灵活性。如果没有这些强大 二元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则只剩下静止、腐败以及最终的死亡。创造性的 张力,或我所谓的悖论之戏,对于生活及成长来说,绝对必不可少。金线 什么是悖论?悖论涉及两个看似相互矛盾,但实际又皆为真的元素、真 理、原则或观点。“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所有好的领导 都是仆从”以及“学而知不足”等都是悖论。生活的大部分奥秘和含义、喜 剧和悲剧都建立在悖论的基础之上。这一观点最热忱的拥护者是科学家(他 们还在尝试解决物理学的悖论)、喜剧家(他们以揭露日常生活中的不一致 为生)以及神秘主义者(他们相信人们可以以凡尘肉体窥探到灵魂世界,这 也是最大的悖论)。 东西方的圣贤经常谈论困于障论之中的感受。他们描述这种感受的方式 往往超出我们狭隘的思考能力。他们告诉我们,生活中相互竞争的张力不是 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包含的。他们说,生 活并不是此或彼,而是此及彼。 悖论犹如一根细细的金线,贯穿世界上所有精神文明。例如,圣弗朗西 斯就曾提及悖论,他说:“给予时收获,死亡时永生。”佛告诉他的信徒, 在桑加(僧团)中寻求庇护对他们的灵魂修行至关重要,但他还隐晦地建议 人们:“除了你自己,不要从任何人那里寻求庇护。”中国先哲、道教创始 人老子教育我们:“洼则盈……少则得。”耶稣基督也曾警告人们,要“灵 巧像蛇,驯良如鸽”。 这些伟大的导师是不是糊涂了?还是翻译人员在翻译的时候出现了差错 ?当然不是。在先贤的著作及生活中,悖论无处不在。事实上,他们教给我 们最重要的一课即我们无法忽视或赶走相反事物间的张力,因为这个宇宙正 是如此运行的。苏菲派神秘主义者鲁米对此进行了总结,他说:“神以事物 两两相反的方式教育我们,这样我们就用一双,而不是一只翅膀来飞翔。” 我们无法逃离无处不在的悖论,只能接受它们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在 现实中,最为明显的相反事物即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这两面必须和谐共存 ,我们也必须坦然接受。 悖论的原则与宗教派别无关。不管我们来自何种背景,拥护哪种文明, 我们都将面对悖论。 圣贤说,我们的任务即是学习如何随波逐流,因为这个宇宙要求我们在 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先后将悖论的两方面在生活中凸显出来。正如一个获得 启发的学者所说:“灵活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不会弯曲变形。” 要突破,不要崩溃 如果我们无法接受悖论的两面,那会如何?我们就会崩溃而无法突破。 如果我们拒绝尊重自己的生理需求,那么我们的身体可能停止运转,致使我 们卧病在床,只有这样才能强迫我们听身体的话。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所 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追求物质需求上,不为心灵提供养分,那么我们的灵魂就 会刺痛,我们就会陷入忧郁中无法自拔,却意识不到原因所在。简而言之, 如果失去平衡,就会倾斜。这就像我们坐在跷跷板的一端,另一端的玩伴突 然跑开,剩下我们自己,这时我们就会突然掉落,会重重地摔到地上,因为 另一端没有人来帮助我们运动。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