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这样和孩子定规矩孩子不抵触
ISBN: 9787518057429
王贺军,男,1969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经系,同年参加工作,任海城市温香一中教师,1997年去八里中学工作,2000年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2005年被评聘为一级教师,2007年函授毕业于鞍山师范学院数学系。br 在参加工作期间获得以下成绩:2001年第二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优秀辅导员;2003年获海城市优秀论文奖;2006年获省级优秀课件奖;2007年被评为“十一五”期间县区级骨干教师;2009年获国家论文奖;2011年他主持的国家级实验课题结题;2014年获海城市“园丁创业能手”称号。
孩子这几条规矩必须从小养成 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年纪还小,教育过程中 ,与他们讲很多道理,他们并非全部都能听懂,犯错时你 的道理再合适,他们也不都明白。只有让他知道,他那样 做会受到惩罚,他才能记住,这就需要我们立规矩,以下 是几条孩子从小就必须养成的规矩: 1.粗野、粗俗的行为和语言习惯不能有 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一类孩子,他们总是出口成脏 ,语言粗鄙。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孩 子养成不好的语言习惯,有时只是无心的一句口头禅,也 会给学习和工作带来沉重的影响。还有一类孩子,喜欢使 用暴力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 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 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家长应该怎么做呢?首 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以后不能这 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家长要 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表达方式。 这样的规矩能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 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在这个过程 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他 长大后,他也会用这套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 性、为他人着想。 2.不可随便拿他人的东西 6岁前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才刚刚萌芽,往往很难分清自 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 别人的。所以只要是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 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对此,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 可以拿着大人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告诉他:“这一件是你 的,这一件是爸爸的,这个是妈妈的。” 帮助孩子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等孩子已经能清楚 地辩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的时候,家长也要刻意地多给孩 子提问:“这是你的吗?”让他独立地进行判断,并给他 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区分“你的”“我 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 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 这种物权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 明白这一概念,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3.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 当孩子遇到好的事情,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 新朋友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 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打断。 而现在许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常常允许孩 子在任何时候打扰自己,而且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 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长大以后 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家长要在平时生活中 有意识地帮他改正,如可以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