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宁波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一位农民工35年的寻梦之旅
ISBN: 9787552623796
梁武钦,1962年8月出生,浙江新昌人。“五七”高中毕业,60后农民工。业余喜欢写些散文随笔,热爱生活。 从事过文化事业,白手起家办过幼儿园、广告公司等,也曾在流浪中求职半年,现供职于一家私企,从事销售工作。
灯照明读书,把鼻子给熏坏了。真是一件憾事。 拜师学木工手艺 1979年农历年底,我拜师去学木工手艺。 我同师父约定了劳动报酬,**年义务劳动,第 二年每天三角工钱。为了早*学好木工技艺,我勤学 苦练,*换了三个师父,可说是“人从三师武艺高” 。 当年,我们师徒几人大部分时间是在宁海县的大 山里建造木结构房子。每次外出于活,都要挑着百来 斤重的工具跋山涉水一整天,才能到达目的地。记得 有一年年底,大雪封道,为赶回新昌老家过春节,我 们师徒三人在雪山上走了两天两夜。 我们干的大部分木工活是建造木结构的新房子, 上梁等危险的活都是选在半夜三*的良辰吉时做的。 干这种高空作业,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安全保护措施, 因此发生过好多次意外,幸亏我人较敏捷,没有一次 *重伤。 1981年,改革的春风终于吹到了我的家乡。 老家实行了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也分 到几亩田地。从此,“大集体”生产劳动的历史结束 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高涨,不到一年,农民就 不愁填不饱肚皮了。 第二章 千里赴闽北 1983年腊月,为了多挣钱,我孤身携带木工工具 等行李,**次从义乌乘绿皮火车远赴千里之遥的福 建省邵武、光泽等闽北大山区干木工活,初步计划打 一年长工。 闽北同浙、赣交界,20世纪30年代是“中央苏区 根据地”,大山上到处有战争的遗迹。 我每天的工作不是去大山上伐木砍树、锯板材, 就是在农村居民家建造木结构房子,干的是**累的 体力活。 有一次,我在光泽县一大山上,与一个江西老表 争锯一棵大松树,大刀锯同大斧子展开了一场“水浒 式”的武打,我的左脚险些被老表砍断。那真是一个 凭力气说话的年代。 那时,闽北许多村寨连电都没通,*不要说通广 播、电视了。那里同原始社会相差无几,我与老家父 母主要靠书信传递信息。 那年,我20岁出头,经过几年社会锻炼,各方面 已较成熟,也能适应外面的世界,能独立生活了。 我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家中重担自然落到我 的肩上。我明确外出的目的是挣钱,一个月30天几乎 满月干活,除非在*换村庄那天才休息半天、**… … 1984年盛夏的**,我同福建老乡去茫茫的原始 森林砍伐木材,晚上,结束了**的重活后,天气实 在闷热难忍,我不听当地老乡的劝阻,跳进了村边山 脚下一个清澈见底的水潭中洗了澡。不料,后半夜, 我时而发高烧汗如雨下,时而又浑身冷得发抖,盖上 棉被和棉袄还叫冷。到第二天上午,我仍昏迷不醒, 眼前似乎是一片火海。 我没有生过什么大病,一般的手脚意外*伤,哪 怕是皮开肉绽,也不知道去医院包扎,每次都是用土 方法咬烂树叶或用小便和泥土敷上就了事。 这一次病倒在*上,我照例没有去医院治疗,也 没有吃过一粒药丸。当然,在异地他乡没有一个人会 把我送去当地的卫生院,我干活的主人家照样早出晚 归。 我躺在*上不吃不喝****,第三天就强撑起 来继续干木工活。就这样,我险些命丧他乡大山问! *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我在福建打工有8个 多月了。 1984年秋,老家掀起了发展花木产业的**。闽 北大山区里生长着望春花、野梨头、野花红等花木, 一个同龄老乡打听到我的地址后,乘火车来到了我干 木工的村庄。 自从老乡找到我后,我宁静的打工生活**被打 乱了。 我放弃了木工活,向主人家结算了全部工钱后, 就同老乡一道去福建泰宁、建宁等山区村镇采购苗木 果子了。 我们一边去村镇和集市张贴广告,收购果子,一 边带上干粮、饼干亲自去大山上寻找和采摘果子,夜 里就睡在大山上。为防野兽袭击,有好几夜干脆爬上 大树睡觉。 1984年国庆节前,我和老乡结束了近一个月的采 购苗木果子生活。因没有弄到多少果子,他叫我一道 回浙江老家算了。 奔赴福建的奋斗梦想还没有实现,本想着苦干一 年,待来年挣到钱后,购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和一 台收音机,荣耀返乡过大年。谁曾想,离别老家近十 个月了,身上却依然没什么钱,于是我硬着头皮坚决 不回浙江。 老乡看我无意回老家,就决定独自先回。我们在 邵武火车站含泪分别…… 时值深秋,天气转凉了。无奈之中,我又返回了 光泽县,这时,我原先的工作计划已**被打乱,后 悔浪费时间和金钱去采购苗木果子。 此时“二号病”疫情正在悄无声息地蔓延。光泽 县同江西省黎川县交界,为逃避“瘟疫”,经过激烈 的思想斗争,我带着主要木工工具和冬衣,奔赴江西 省靖安县。奔赴江西靖安 1984年10月中旬,我做梦也想不到这一年还要去 江西打工。(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