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
ISBN: 9787508659978
张邦梅,张幼仪的侄孙女。出生于波士顿,毕业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系,主修中国文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律硕士,曾于纽约担任律师。
一位历史学家在报告中提出,徐志摩离开中国前 往西方的时候,和其他同一社会阶层的年轻人没有两 样。时值二十二岁的他,正在寻求救国之道。他本来 打算放洋归国之后,要接管家中事业,或加入**官 僚体系。可是,根据这位史家的看法,徐志摩此番西 行,也在内心注入了改变个人作风的**。他信奉着 自己心目中西方的精髓,并致力于成为他所推崇的西 方优点与特质——爱、热情、坦白——的活化身。 我常问幼仪:“难道你不气徐志摩吗?” 我知道自己左右为难。我对他对待幼仪的态度很 反感,但又不能自控地崇拜他本人和他的作品。他是 某个精英同志会的一分子,其中成员都是改变中国旧 貌、身为过渡一代的学林俊彦。而作为张家**个在 美国出生的人,我盼望自己也能像他一样,成为同时 接*中学与西学灌输的人。 可是,幼仪并不承认她的感*,我猜是因为一个 循规蹈矩的中国女人不应该心生怨恨。 徐志摩怀着进入金融界、成为“中国的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的抱负,远渡美国。这 期间,他甚至给自己取了“Hamilton”这个洋名。他 在克拉克大学那自我约束的*程表,一显雄心大志和 对**的责任感: 六时起身[**四人一体遵守],七时朝会(激 耻发心),晚唱国歌,十时半归寝。*间勤学而外, 运动、跑步、阅报。 徐志摩“滥耻发心”,或者说是号召本人和同齐 一起行动的**,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在历史课本里读过中国人的国耻观念,并得知 了***之所以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原理:儒家思想 不能抵御外侮、保护中国。我是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 ,自己的种族身份又遭人取笑过,因此对羞耻心毫不 陌生,但也惊异于这种感觉何以与徐志摩相仿,竟然 大到可以让我想象自己堪为我这代华裔主要喉舌的程 度。 徐志摩以优异成绩自克拉克大学毕业后,于1919 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修习政治学。然而,他发现美国 不合他性情,便于1920年中途辍学,冲动地转赴英国 。他写道,那是我“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没 过多久,他就强化了自己那套将对幼仪造成激烈影响 的爱情信条。 我儿子徐积锴出世以后,徐家对他*爱有加。用 上等棉布做成的襁褓包着他的身体;他刚哭个几下, 用人或奶妈就会过来安抚。他头一个玩具,是一根象 牙刻的小如意,如意就是“如君之意”的意思。他爷 爷奶奶声明,他们这个独孙比世界上所有的大财大富 加起来还要宝贝,而且用一百个徐家亲戚送的贺仪, 给他打了把小铁锁。这把用金链子挂在他脖子上的“ 百家锁”代表的意义是:以一百个亲人的祝福,把他 的命“锁”好;也告诉大家他带给家人的喜悦。 我们给他取名叫“积锴”,“借”是“良铁”的 意思,因为铁这种金属象征刚强、正直、果断、公平 。他事事好问的天性,逗得家里每个人都很欢愉,所 以“阿欢”(意思是“开心”)很快就成了他的乳名 。徐家老奶奶一定要我们常带他回去探望,老太太也 不再天天缝鞋子,而改缝娃娃的衣服了。 我生产以后身子虽然很虚,但是不久就恢复了元 气,而且等着照顾自己的儿子。可是,我很快就发现 ,我这个母亲的角色*到了严格的限定,就和我在徐 家应对进退的行为一样。阿欢是属于徐家的,老奶奶 、老爷,还有老太太要监督他的养育过程,只准我偶 尔照顾。我抱他的时候,公婆就纠正我的姿势;我给 他洗澡的时候,保姆又在我身边晃来晃去。到了夜里 ,还有个奶妈睡在他小*边的地板上。 妈妈告诉过我:“到徐家后*不可以说‘不’, 只能说‘是’。”所以我并没有反抗公婆的做法。但 我现在才发现,我为了讨好公婆放弃了一切,包括出 门、求学,甚至育子。我很庆幸我儿子和儿媳妇现在 住我附近,而且我们可以时常见面。可是在阿欢生命 里的头七年,我没有按照一个母亲应当的做法给予阿 欢照顾。 P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