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纪实(上下册)

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纪实(上下册)
作者: 编者:徐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责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3.20
折扣购买: 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纪实(上下册)
ISBN: 9787520539968

作者简介

徐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隶属徐州市政协,负责当地文史资料的挖掘、组织、编写,推动当地文史资料的传播与传承。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负责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建筑物建设维护与环境美化;淮海战役烈士遗物和革命史料陈列展示;淮海战役革命史料的收集编写;烈士文物档案建立与文物保管。

内容简介

前  言 2017 年12 月13 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指出, 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 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值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五周年之际, 徐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员会、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管理中心精心编撰了《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纪实》一书, 聚焦“人民的胜利” 这一宏大主题, 汇集亲历者对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深情追忆、解放区报刊对支前典型的鲜活报道、专家学者对支前事件和人物的探访追踪以及对支前历史和精神的研究探讨等, 生动再现了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全力支援淮海战役的壮丽史篇, 深度挖掘了蕴含其中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 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74 年前, 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 黄淮大地上一场事关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全面打响,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 创造了以60 万人民军队战胜80 万国民党军队的伟大胜利。在淮海战役进程中, 东起黄海之滨、西至豫西地区、北自山东渤海、南达苏北江岸, 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组织领导下积极投身支援前线热潮,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支前运动, 累计出动民工543 万余人, 大小车88. 1 万余辆, 筹集粮食9. 6 亿余斤, 转送伤员9. 8 万余人, 圆满完成了艰巨的支前任务, 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推车承载了听党指挥、紧跟党走的革命精神, 党的旗帜飘扬在哪里, 小推车就追随到哪里。毛泽东同志指出,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群众辗转奔波, 舍生忘死支援前线, 源自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高度信任和衷心拥护, 根本在于我们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为人民谋解放。各级党组织严格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正确实行土地改革、组织动员、教育宣传等方针政策, 有效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 充分激发解放区群众的支前热情。莱阳县支前民工唐和恩推着小车,随军转战, 行程5000 余里, 走遍淮海战场, 他在随身携带的小竹竿上刻下了途经的88 个城镇、乡村的名称, 成为人民群众支前历程的生动见证。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彰显了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是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贯彻和成功运用的生动体现。 小推车承载了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 战斗烽火燃起在哪里, 小推车就挺进到哪里。毛泽东同志指出, 唯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 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淮海战役人民群众支援前线规模之巨大, 任务之浩繁, 动用人力物力之众多, 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数百万支前民工、民兵冒枪林弹雨, 忍风雪饥寒, 翻山越岭, 破冰渡河, 前送物资, 后送伤员, 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动人凯歌。宿迁县大兴区运输队千余民工, 在风雪泥泞中跋涉运粮, 奋战4 昼夜, 将9 万斤粮食运到部队; 沂东招北担架六分队冒着风雪和炮击运送伤员999 名, 荣获“钢铁担架分队” 称号。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彰显了广大人民群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进一步印证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 小推车承载了顾全大局、倾其所有的奉献精神, 前方补给需要在哪里, 小推车就支援到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靠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一大批将帅之才和战斗英雄, 更靠人民的支持和奉献。淮海战役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赢得全面胜利, 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是最大保障。老百姓喊出了“倾家荡产, 支援前线” “要粮有粮, 要钱有钱, 要人有人” “解放军打到哪里, 我们就支援到哪里” 的响亮口号, 传唱着“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 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 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 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的感人歌谣, 将物资一车车送向战场、送到前方最需要的地方。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彰显了广大人民群众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有力推动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小推车承载了军民同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胜利号角吹响在哪里, 小推车就集结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 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淮海战役支前运动中, 人民群众不仅帮助筹集运送物资, 还配合解放军保卫生产、慰问伤兵、关怀战士, 在并肩作战中建立了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 形成了拥军支前的光荣传统, 涌现出“人民战士的母亲” 许秀英、特等支前功臣石连生等模范事迹, 极大鼓舞了前线将士的战斗意志和必胜决心。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 彰显了军民一条心、团结一致向前进的磅礴力量, 巩固了军民团结熔铸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徐州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 是一座红色之城、英雄之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深刻汲取小推车承载的精神力量, 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 加快建设全面体现“强富美高” 要求的现代化强市, 用现代化建设过硬成果好好回报人民。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推动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见效、走深走实, 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为人民谋幸福, 增进民生福祉, 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坚持团结奋斗开创事业发展新天地, 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始终敢为善为、务实落实, 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集聚起万众一心、开拓进取的智慧力量, 推动新时代的“小推车” 风雨无阻向前行, 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 坚决打赢新征程上的“淮海战役”! 存史资政, 启迪未来。小推车承载的革命精神、斗争精神、奉献精神、团结精神, 永远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更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 我们追忆党领导人民群众支援淮海战役的光辉历史, 就是要充分认识人民的选择和人民的力量, 深刻领悟中国革命成功和人民战争胜利的规律, 认真学习当年广大党员干部忠于人民事业的坚强党性、组织领导人民的高超本领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深入挖掘利用人民支前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坚定历史自信, 增强历史主动,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努力创造新的更大的历史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