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5.10
折扣购买: 群魔(上下)(精)/中俄文学互译出版项目俄罗斯文库
ISBN: 9787020106400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 他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一八四九至一八五九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主要作品有《穷人》(1846)、《白夜》(1848)、《脆弱的心》(1848)、《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死屋手记》(1861)、《罪与罚》(1866)、《白痴》(1869)、《群魔》(1872)和《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等。
第二章 亨利亲王。提亲 在人世上还存在着一个人,瓦尔瓦拉·彼特罗夫 娜对他的依恋并不亚于对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此 人就是她的独子尼古拉·弗谢沃洛多维奇·斯塔夫罗 金。正是为了他,才聘请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前去 担任家庭教师。这个男孩子当时大约八岁,而他的父 亲,为人轻浮的斯塔夫罗金将军,那时已同他的妈妈 分居,因此这孩子是在她一个人的照料下长大的。对 于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应该说句公道话,他很善 于赢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好感。全部奥秘就在于他自 己也是个孩子。当时我还没到那儿去,而他却经常需 要一个真诚的朋友。这个小家伙刚刚长大了一点儿, 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就毫不犹豫地使他做了自己的 朋友。说起来这倒也很自然,他们之间没有丝毫隔阂 。他不止一次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把他十一二岁的朋友 叫醒,惟一的目的就是泪痕满面地向他倾诉自己的满 腔委屈,或是向他透露家中的什么秘密,并不觉得这 种做法是根本不能容许的。他们互相拥抱、哭泣。关 于自己的母亲,那孩子知道她很爱他,但他自己却未 必十分爱她。她不大跟他讲话,很少管束他,但他总 是有点病态地感觉到她老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不过 有关教育和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她倒是完全托付给了 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当时她还完全信任他。应该 说,这位教师使他的学生的神经变得不大正常了。当 他在十五岁上进高等法政学校的时候,他身体瘦弱, 面色苍白,文静得出奇,而且老是若有所思。(日后 他却以力大过人著称。)也应该认为,两个朋友在夜 里互相拥抱、哭泣,并非都是谈论种种家庭琐事。斯 捷潘·特罗菲莫维奇能够触动自己朋友最深的心弦, 并使他的心里对那种永恒的、神圣的烦恼产生一种最 初的、还不大清晰的感受,别的一些优秀人物一旦尝 到了并体验到了这种烦恼,日后就再也不会拿它去换 取廉价的满足了。(也还有一些多愁善感的人物,他 们把这种烦恼看得比最彻底的满足更为可贵,倘若居 然可能有这种满足的话。)但是,日后这个小学生和 他的老师终于分道扬镳了,虽说为时稍迟,却毕竟是 件好事。 在高等法政学校学习的头两年,这个年轻人经常 回家度假。瓦尔瓦拉·彼特罗夫娜和斯捷潘·特罗菲 莫维奇在彼得堡逗留期间,他有时也参加他妈妈那儿 举行的文艺晚会,倾听着,观察着。他沉默寡言,跟 从前一样文静腼腆。对待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他 跟早先一样亲昵,但是已经有点拘束了:他显然回避 跟他谈论高尚的事物和对往事的回忆。学业结束以后 ,他根据妈妈的愿望去服军役,不久便加入了一个最 著名的近卫骑兵团。他没有穿上军装去见过妈妈,而 且不大从彼得堡给家中写信了。瓦尔瓦拉。彼特罗夫 娜毫不吝惜地给他汇钱,尽管在改革以后她领地上的 收人大大下降,在最初一个时期,她的收入还不到从 前的一半。不过由于她长期省吃俭用,却也积蓄了一 笔不小的钱财。儿子在彼得堡上流社会取得的成就, 使她很感兴趣。她没能办到的事,这个富有而且前程 远大的年轻军官却办到了。他恢复了跟一些熟人的往 来,这在她简直是不能想象的,他处处都受到热烈欢 迎。然而时过不久,瓦尔瓦拉·彼特罗夫娜便听到一 些相当奇怪的说法:年轻人不知怎么突然疯狂一般过 起放荡不羁的生活来了。倒不是说他赌博或酗酒;人 们所说的只是他如何无所顾忌地胡作非为、骑马时踩 死了人、对一个上流社会的女士采取禽兽般的行径, 他先跟这位女士私通,后来又当众羞辱她。在这个事 件中甚至有一种非常露骨的、令人作呕的东西。此外 ,还说他一向横行霸道,寻衅滋事,借侮辱别人以取 乐。瓦尔瓦拉·彼特罗夫娜心烦意乱、忧心忡忡。斯 捷潘·特罗菲莫维奇则安慰她说,这不过是血气方刚 的少年开始发泄过于旺盛的激情罢了,风暴总会平息 的,这一切就像莎士比亚所描写的亨利亲王,这位亲 王年轻时也曾跟福斯塔夫、波因斯和桂嫂在一起纵酒 取乐。瓦尔瓦拉·彼特罗夫娜近来经常向斯捷潘·特 罗菲莫维奇叫嚷:“胡说,胡说!”然而这一次她却 没有这么做,恰恰相反,她不但洗耳恭听、请他作一 番更详细的说明,甚至亲自拿起莎士比亚的作品,专 心致志地读完了这个不朽的历史剧。然而历史剧并未 使她安下心来,她也没有发现有多大的相似之处。她 一连寄出几封信,急切地等待回信。回信不久便到; 很快就得到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说是亨利亲王几乎 同时举行了两场决斗,他两次都犯了罪,一个对手被 他当场打死,另一个受了重伤,由于这种行为,他被 交付法庭审判。结果他被降为士兵,剥夺了权利,并 发配到一个步兵团去,这还是得到特殊照顾的结果。 P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