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走多远你终将面对自己(关于成长的那些事儿)/周国平致青春系列

无论走多远你终将面对自己(关于成长的那些事儿)/周国平致青春系列
作者: 周国平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无论走多远你终将面对自己(关于成长的那些事儿)/周国平致青春系列
ISBN: 9787515347189

作者简介

周国平,当代**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哲学系,现为***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爱与孤独》《灵魂只能独行》《只有一个人生》等,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宝贝,宝贝》等。译著有《悲剧的诞生》《偶像的黄昏》等。

内容简介

童年离我越来越遥远了。但是,我相信童年岁月 会悄悄地伴随每个人一生的道路。当我回想我的童年 岁月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身体单薄、性格内向 的孩子形象。这种禀性带给我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 面使我畏避外部世界,不善交际,几乎有些孤僻;另 一方面又使我的内心生活趋于细腻,时常耽于沉思和 幻想。后来我不得不花费很大的努力来克服我的性格 上的弱点,我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大约也是这种努力的 一部分,其中潜藏着自我治疗的需要。 2.扑在书籍上 对于一颗如此敏感而脆弱的心灵,书籍就构成了 一个既安全又有吸引力的世界。 我初中就读的学校是一所很普通的中学。临近毕 业,班上一个女生建议我高中考上海中学,那是上海 的头号**中学,她说那里的学生都住校,每周放学 、上学有汽车接送。这个女生是我刚刚步入青春期时 暗恋的偶像,我把她的建议看作一种恩*,毫不犹豫 地报考了。考上后才知道,根本没有汽车接送这回事 。不过,我一点也不后悔。实在也不必后悔。上海中 学位于郊区,使我得以远离市嚣,生活在一个比较接 近自然的环境里。校园里有小河、果树和农田,令我 这个城里入耳目一新。我还得益于这里雄厚的师资力 量和良好的学习风气。我至今忘不了学校阅览室墙上 的那条标语,那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我扑在书籍 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它是如此确切 地表达了我当时炽烈的求知欲,使我倍感亲切。 上大学时,校方让每个学生写一份自传,我通篇 写的是我如何喜欢读书、读书如何使我*益。后来想 想。人事干部看了我的这份自传一定会感到啼笑皆非 。可是,我所写的确是实情,在我简单的早年生活中 ,我想不出还有比读书*重要的内容了。我出生的家 庭与书香门第相去十万八千里,我的父亲原先是一家 大公司的小职员,后来是基层干部,我的母亲是家庭 妇女,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甚高,而且*无读书的雅 好。然而,我好像从小对书就有一种莫名来由的强烈 兴趣。在我的记忆中,我看见那个弱小的孩子无数次 地踩着凳子,爬到家中一口大柜的柜沿上,去翻看父 亲的那些可怜的藏书。小学毕业,拿到了考初中的准 考证,凭这个证件可以到上海图书馆看书,我为此感 到**兴奋。我借的**本书是雨果的《悲惨世界》 ,管理员怀疑地望着我,不相信十一岁的孩子能读懂 。我的确读不懂,翻了几页,乖乖地还掉了。读初中 时,我家离学校有五站地,由于家境贫寒,父亲每天 只给我四分钱的单程车费。我连这钱也舍不得花,总 是徒步往返,攒下来去买途中一家旧书店里我看中的 某一本书。钱当然攒得极慢,我不得不天天去看那本 书是否还在,直到攒够了钱把它买下才松了一口气。 到上海中学读书,除了别的好处外,我还得到了一个 意想不到的好处。从家里到学校要乘郊区车,单程票 价就是五角,于是我每周可以得到一元钱的车费了。 这使我在买书时顿时有了财大气粗之感,为此每个周 末我都无比愉快地跋涉在十几公里的郊区公路上。 其实,我并不懂得怎样读书,我后来读书芜杂和 不求甚解的毛病从那时就开始了。在读书时,我的忧 郁的心灵仿佛找到了知音。在高中一年级的暑假,我 读了许多中国古诗,整个假期都沉浸在竹林七贤、陶 潜、李白等人忧生悲死的韵律里,自己也写了许多嗟 叹人生无常的伤感的诗。记不清确切的时间了,肯定 不晚于十四岁,我已开始常常被死亡问题困扰。每想 到总有**我将从世上万劫不复地永远消失,我就感 到不可思议,*望欲狂。死亡意识的觉醒和性的觉醒 是我的青春期的两个痛苦的秘密,它们伴随着我度过 了许多个不眠之夜。现在看来,死亡和**的问题在 我后来的哲学思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是和我的 青春期经验有关的。可是,当时我**不知道,它们 乃是困扰人类的两个*古老的问题,并且都是真正的 哲学问题。 不过,那时候我对哲学几乎是一无所知,没有读 过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真正的哲学著作。我的兴趣倒是 很广泛,文理都喜欢。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是班上 的数学课代表。我对解几何、三角习题的热情达到了 痴迷的程度,而且常能另辟蹊径,提出比老师的示范 *简洁的解法。我同样喜欢舞文弄墨,在我们班上, 我和另一名男生的作文常常被当作典范。据语文老师 说,我的长处是有独特感*和见解,他的长处是语法 和结构的**。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