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马摇铃

饿马摇铃
作者: 吴延芳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50
折扣购买: 饿马摇铃
ISBN: 9787533951184

作者简介

吴延芳 浙江师范大学退休教师。浙江武义人,一九四七年出生,一九六五年高中毕业。曾先后任中小学教师十二年、大学数学专业教师二十五年。

内容简介

在家乡的斗牛场上,根据生相、装饰、斗功的威 势技巧,每一头斗牛都被取有相应的好听的名字,“ 摇铃花旦”就是一头斗牛的大名。“花旦”的前额扎 上头盔,饰绣球簪金花,中间是两根雉*尾毛,背插 四面三角形旗子,从斗牛场的东龙门进去,西龙门出 来,由牛主人牵着“扬场”,威风凛凛。开斗前,“ 花旦”头背上的装饰都被卸了下来,系在脖子上的红 绳圈和绳圈上挂的一排铜铃就*加显眼。出场时,只 见牛头摇晃,朝对方的斗牛直冲过去,铜铃齐齐响动 。哥哥在宣传戏里男扮女角,让别人叫开这样一个绰 号,难怪他要生气。 我也知道母亲的心事。才过上太平的*子,她害 怕生活中的任何变故。朝鲜,不知在哪方天洲,听说 一入秋就飘大雪,寒风能冻坏人的耳朵,且不说*火 连天的战场,就说那个冷,母亲也不愿意让哥哥到朝 鲜去。 过年那几天,父亲对母亲说了很多话,拿以前的 苦楚和翻身的*子作比较,来打动母亲的心。母亲叹 着气,她的话说得还是很硬,其实心已经软下来了。 新社会的风把年轻人的心吹得很远,哥哥要上前线去 打仗,母亲想拦也拦不住。 过完春节正月,哥哥入朝参战。出发的那天,全 县参*的青年胸前戴朵大红花,在熟溪边坐上竹排, 顺着水路到金华集合。全家人去送哥哥,在小南门外 的溪埠头,母亲把一个小包递给哥哥,小包里有一把 燕子窝泥、两个红*蛋和几根柏树枝,她大声说着: “顺风顺水,顺风顺水!”这是母亲给哥哥一路平安 的祝福。送行的人立在溪边,望着撑排工将竹篙插入 水里。竹排离开了岸,岸上的人一直到看不见竹排的 影子才离开。回到家里,母亲倚门立在那里,好久好 久,才流下眼泪又微笑着说:“**用到我的儿子, 我不能拉他的后腿。” 我是在哥哥的呵护下长大的。我刚出生时没有奶 吃,哥哥每天去方姓邻居家讨要粥汤来喂我。方家是 大户人家,常常会有一大锅新米白粥滗出的粥汤,很 稠,叫作米油。两个月后过中秋节,哥哥说:“我的 小妹,长得像月饼一样。”他把我捧起来抱着,带出 去玩,总要逗我笑一个,好让他的女同学夸我一番。 到了一岁大,哥哥用红头绳给我扎起两条刷帚小辫, 又教我走路:他蹲在对面,离开三四尺远,手上拿个 皮叫叫(一种赛璐珞玩具),引着我走过去拿。这些 自然不是“我记得”的,而是父母亲和哥哥告诉我, 长大一些之后又得到加深的印象。我的哥哥,有好东 西吃尽让着我,去看什么好玩的就把我架在他的肩上 。哥哥多么喜欢我,我却拉他不住,为了保家卫国, 哥哥上了前线。那一年哥哥虚龄十八,我五岁。 母亲对哥哥的牵挂担心像春蚕吐丝一般,她从此 会无缘无故地垂泪。在我之前,母亲生育了七胎,却 只带大了我的哥哥,十二年里相继失去的六个孩子, 每一个都是她的心头肉。水火刀兵,母亲对我讲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