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已是驿站

故乡已是驿站
作者: 唐先武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故乡已是驿站
ISBN: 978753966764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卖新鲜鱼喽 在北京和老乡开怀畅饮,吃安徽名菜臭鳜鱼,他说这 在我们老家叫“鲫花”,刺特别硬,容易扎到手。 可不是嘛,小时候我就有一次没抓好,它的鳍张开了 扎破了我的手,当时就流了血,很痛,至今记忆犹新。 朋友说,小时候没有粮食吃,就靠抓鱼补粮。我比他 悲催的是,他有菜籽油做鱼,而我没有!因此,虽然我也抓 了很多鱼,可是没有油做,吃起来特腥,所以家里没法以 鱼当食,常常还得饿肚子。而那些抓到的新鲜鱼呢,我们 只能把大的送给富一点的亲戚家,他们有时会给一盆、几 碗稻米;而小的也叫“小毛鱼子”就晒干,偶尔也能卖出 去一点,只是特便宜。 想到中秋节时微信里曾发的一张老照片,20世纪40年 代的上海没有粮食吃,阳澄湖边的农民只能以大闸蟹为粮 。一个人蹲在小凳边吃大闸蟹,而小凳上还有七八只大闸 蟹!这照片肯定是真的。不要以为今天阳澄湖大闸蟹珍贵, 就认为当时一个农民一次吃个十来只就是假的,以我小时 候吃鱼的经历来看,那还不如一碗饭。 我见证了家乡环境迅速恶化的过程。20世纪七八十年 代的我的家乡,河流里有野生的鱼虾游荡,泥塘里有无数 的泥鳅钻出,山野间有野鸡野兔奔跑,湖面上有成群的野 鸭飞起。真正是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鳖虾蟹;只要有 荒丘的地方,就有飞禽走兽。而我们正是顽皮的小男孩, 在那自由的天地里,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切 乐趣。我们爬上很高很大的老树,捉回来即将出窝的小鸟 ,自己精心饲养;我们爬上邻居家的果树,摘下来一堆酸 枣甜梨或干脆就在树上吃个饱。 夏季到来,上游的大水库不再放水,河沟里的水也就 不再流淌,我们用“慧眼”一看就会选择一个有鱼的地方 ,先拦上一个泥坝,并从几百米以上的地方将鱼赶过来, 再拦上一个泥坝,然后将水一盆盆戽出去,而抓获一盆活 鱼。这就是老家所说的戽鱼。 为什么叫戽鱼呢?我研究了一下,因为古时候有种取水 灌田用的农具叫戽斗,是用竹篾、藤条等编成的,略似斗 ,两边有绳,使用时两人对站,拉绳汲水。也有中间装个 把子供一个人用的。用戽斗舀水简称戽水,用戽斗舀水逮 鱼也就简而称之“戽鱼”了。汉语言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 再说儿时的戽鱼,有时,我们也会眼望着即将水尽鱼 出,却不料简单筑起来的泥坝,受不了坝外的水压之重, 大水一冲而进,害得我们白忙活一场。而我们不会气馁, 更不会放弃,会一切从头再来,重新筑坝,重新戽水。忙 个不停,乐在其中。 我们最喜欢异常的气候,如遇上干旱之夏,或遇上多 雨之季,而这些气候在那时似乎不多见。干旱之年,很多 池塘水量减少或即将见底,这时,可是我们大显身手的好 时机,我们能在面积不大的水坑里,摸出十斤八斤的活鱼 来,那鲫鱼、黑鱼总是在泥里,脚踩手摸,总能又摸出一 条来。 我们能在见底池塘的湿泥里,扒出十斤八斤的泥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