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西安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7.20
折扣购买: 唐朝背影
ISBN: 9787554131480
和谷,1952年生,陕西铜川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一级作家,中国散文学会第二届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团顾问,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原副秘书长、副厅级巡视员。著作《和谷文集》6卷等50部,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新时期(1976-1988)全国**散文奖、全国**报告文学奖、柳青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作品入选北京高考试卷和语文教材及《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翻译为英文、法文。
02 早在公元1世纪初,佛教在若千方面满足了中国 社会不同阶层的需求,因此进入华夏世界。其间,国 家的支持大大推动了寺院的发展以及佛学研究的进步 ,佛教的传播比起几乎同时期的基督教在欧亚大陆西 部的传播要广泛得多。 鸠摩罗什来长安的前后400年内,中国僧人开始 大批去往中亚与印度朝圣远游,其中便有**的法显 和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两种交流格局下,长安在 公元4世纪中叶以后成为佛学研究的主要中心。 **,遗留在丝绸之路沿线数以万计的佛教造像 展示了魏晋时期统治者和民众对于佛教的狂热程度。 佛教主要沿着通商道路,并借助交流大潮而来,其中 *主要也是*早的途径,便是通过阿姆河与甘肃的绿 洲地带,即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传进中国,并以北 方的长安、洛阳为中心传播开来。 西域一带的文化,兼*印度、希腊、伊朗的影响 ,首先传播至中国北部地区,复传至中国其他地区、 朝鲜及*本。中国与*本若干佛像的服饰、姿态、面 容都保留有希腊雕像的遥远印记。*为重要的是,佛 教的引进极大丰富了**、哲学、文学、艺术等传统 文化内容,这些文化在通过中国中转式的改造与融通 后,深刻影响了中国周边的东亚**。 考古学家曾在西安未央区大明宫街道井上村东发 现了一座北周墓,墓主人为中亚粟特人萨保,曾任北 周凉州刺史。墓室石刻均采用浮雕彩绘贴金,一方面 有袄教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汉文化的影 响。比粟特本地的文化*加丰富多彩的一面。在墓里 出土的一块石碑的铭文上,用粟特文写着“库姆丹” ,经专家学者考证,认为即指长安。 考古发掘中,考古学家们陆续发现了一些昭武九 姓胡及其后裔们的墓葬和墓志。有一座墓葬,墓主人 及其妻康氏分别为史国和康国人,均属昭武九姓,即 历**所称的“粟特人”。昭武九姓胡人活动于今中 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以“善贾”著称,主要信仰 拜火教——祆教,南北朝以后大批徙人中国**和内 地,通过漫长的丝绸之路频繁往来于中亚与中国之间 ,*纵着**商贸活动,对中西文化的沟通交流起到 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赵、前秦、后秦、西魏都以长安为首都,公元 407—431年间,匈奴族铁弗部人赫连勃勃建立了“大 夏”政权。赫连勃勃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 ,都城建于陕西西北部的统万城。后北魏*取长安, 次年降统万城。大夏成为*后一个匈奴政权。因政权 *迭、战乱不息,长安城始终未能恢复汉代的繁荣。 北周继承了前代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西魏宇文泰 *事改革的成果,延续了诸多汉化的政策,统治阶层 均在所有领域迅速而**地改从华夏风尚,并且这种 影响一直持续到隋唐时期。 从另一个维度讲,汉人在与文化及生活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