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剧作300种鉴赏(1):古希腊古罗马卷

世界经典剧作300种鉴赏(1):古希腊古罗马卷
作者: 陆军、郑欣、杨伦
出版社: 上海辞书
原售价: 158.00
折扣价: 126.40
折扣购买: 世界经典剧作300种鉴赏(1):古希腊古罗马卷
ISBN: 9787532659159

作者简介

陆军,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二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百·千·万字剧”编剧工作坊剧作法鉴赏文库主编 郑欣,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编剧学理论。 杨伦,男,江苏南通人,编剧,自由撰稿人。本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现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编剧学理论。

内容简介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四)艺术总结(节选) 1.人文意义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也许不是众多古希腊戏剧中最伟大的作品,但却是最 具有普遍趣味的。马克思称埃斯库罗斯刻画了“哲学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 者”,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长诗讴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赞扬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权的抗争精神。美国学者依迪斯·汉密尔顿称埃斯库罗斯是“第一个、也是 最后一个天生的斗士,对他来说,能和强大的对手势均力敌就足够了,他不必一 定成功”。因此,古希腊悲剧是“痛苦与欢乐神秘的混合体,它展现了人们在面 临不可避免的灾难的时刻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可战胜的精神”(《希腊精神》第十 二章)。《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尤其代表了这种精神,在这部剧作中没有任何的 退却,没有任何被动的接受。伟大的精神以伟大的方式来承受苦难。 这部剧被广为熟知当然是因为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但事实上,它的创作反映了当时雅典的政治状况。埃斯库罗斯借助宙斯的形象讽刺了古希腊城邦中的僭主,年轻时期的埃斯库罗斯目睹了雅典僭主政治的独裁与暴虐,拥护雅典建立民主政治。埃斯库罗斯的一生所处的政治环境是雅典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之间更迭的动荡时期,他的作品也展现了对时代交替的复杂情绪。 2.创新点 第一,埃斯库罗斯发明了戏剧性对话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相比于更早的《乞援人》和《波斯人》,大大加强了对话的地位,削弱了抒情的合唱,虽然埃斯库罗斯还不能非常熟练地运用戏剧对白的写作技巧,但是他最早为戏剧加入了第二个演员,这就直接产生了戏剧的要素———冲突,可谓戏剧史上的创举。在这部剧作的对话中,对立的人物以贵族的语言实现了意志的交锋,如赫尔墨斯在退场中指责说“它没有教会你自制自重”,普罗米修斯以反语回击“它没有教会我;否则,我就不会同你这小厮搭话”,将赫尔墨斯的神气拦腰斩断。此外,埃斯库罗斯还时而借笔下人物之口,说出自己的创作意图,如第三场伊娥请普罗米修斯为她指出漂泊的终点,普罗米修斯说道:“只要能得到听众的眼泪,费一点时间悲叹我们的不幸,也值得啊。”这分明是埃斯库罗斯在为后面冗长的伊娥诉苦段落铺设前情提要,为的是使这个与普罗米修斯同病相连的受迫害者得到观众的同情。 第二,埃斯库罗斯以命运悲剧呈现哲学悖论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创作于2500年前,至今仍在演出,其经久不衰的秘密是什么?悲剧蕴含着古希腊先哲们最早对宇宙的观察:人事的错综,一件事的发生并不只有一种单纯的原因。天神用痛苦来教训凡人,使他们得到智慧,以防止他们贪得无厌。因此普罗米修斯不仅是“人类的挚友和导师”、“正义事业是会得到最后胜利”的标志;同时也是技术发展的警戒线,作为一个盗火者、人类一切技艺的传授者、人类的缩影,普罗米修斯之痛在今天很容易引发共鸣,那仿佛告诉我们技术的发展不能越过自然的秩序,任何的技艺都应有特定的范围。普罗米修斯的能力不容否定,但需要限制,否则宇宙就会失去秩序。埃斯库罗斯是以同情和爱护的目光注视普罗米修斯的,但不是一味的歌颂,普罗米修斯身上傲慢和夸耀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和宙斯一样,这是一个人性的神。在“火”带来的现代化悖论中,诗人的立场也是审慎的,本剧中歌队长曾预言:“我相信你摆脱了镣铐之后会和宙斯一样强大。”仔细品来,竟与赫尔墨斯的“你要是逢时得势,别人还受得了!”有相同的意思。可见,埃斯库罗斯的创见正是在于给简单的戏剧情节赋予了永恒的悖论情境。 第三,歌队参与戏剧性动作 通常在古希腊戏剧中,退场的最后一段诗都是由歌队唱诵的。《被缚的普 罗米修斯》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歌队的海洋少女们被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 争精神所感动,决定与他一同去往塔耳塔洛斯接受惩罚。歌队不仅带入了观众 的情感,还完成了显著的戏剧性动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话剧编剧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2ZD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陆军教授首创“百·千·万字剧”剧作法的一大实践成果,为中国戏剧文学探索创作新方法、积累创作新经验、启迪创作新思路。 ★戏中的悲欢离合提炼自台下的喜怒哀乐,在戏剧文本的照映下,人的故事还在持续上演。阅读经典,鉴赏经典,重温大戏剧家笔下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姿态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