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对话最伟大的头脑(世界顶级CEO的工作智慧)
ISBN: 9787300235219
贝蒂·刘,屡获殊荣的财经记者、彭博电视台**主播,专注财经报道15年。她目前主持彭博电视台的早间节目《遇见大咖》《In the Loop》和彭博广播电台广播版《遇见大咖》(In the Loop afthe Half)。这两个节目主要对头条新闻和重大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同时贝蒂也是ABC新闻的撰稿人。 作为屡获殊荣的商业记者。贝蒂经常采访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商业、政治和媒体**。加入彭博之前,她是CNBC亚洲频道的主播,常驻香港。职业生涯的早期,她做过《金融时报》驻亚特兰大记者,也曾是《道琼斯新闻专线》亚洲分社驻**地区*年轻的总编辑。她曾为《华尔街*报》《金融时报》《远东经济评论》等多家平面媒体和出版机构撰稿。2006年,她出版了**本书《年龄智慧》(Age **art)。她还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和纽约经济俱乐部的成员。
格伦·哈钦斯(**enn Hutchins)个子很高,说 话语速也很快。 从这两个特点可以看出,他做生意很在行,打篮 球应该也不错。 于是,在做私募股权发家后,他参股买下了一支 篮球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格伦毕业于哈佛大学 ,在华尔街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起初,他在化学银 行(Chemical Bank)当**研究员,做一些基础性工 作。后来,他爬到了金字塔**,创建了一家市值 13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公司。 去格伦办公室拜访的那天,他和往常一样幽默风 趣、怡然自得,穿着袜子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他解 释没穿鞋是因为刚去看了牙医)。走廊里有些没吃完 的自助午餐,这场景让我感到好似刚错过了一个派对 ,没穿鞋的格伦*加深了我的这种感觉。 “我跟合作伙伴们每天都这样。”格伦说着指了 指一盘冷芒果沙拉酱汁,里面还有三文鱼。 我拿起一个剩菜盘子说:“这感觉真不错。”然 后穿过私人餐厅径直走到格伦的办公室。 不知道为什么,给员工提供免费食物特别容易提 升他们的士气。或许是因为,假设单个人的利润率是 100%,那么既然已经从他们身上得到了100%的利润 ,这些免费餐食就算不上什么了。在新闻界也有个类 似的说法:如果你想要记者们来参加新闻发布会,那 就提供些免费食物,要是有免费酒水就*好了。 过了一会儿,格伦和我谈起了他的职业生涯。和 本书中的大多数人一样,关于事业成功之道,格伦当 然也有着自己笃信的理念。 “有两条职业路线,你可以选择其一。一条和穿 越大峡谷类似,职场早期就沿着滑坡往下走,然后是 人到中年,此时子女的学费和各种贷款如利剑悬在头 顶,生活压力令人窒息。而另一条路线则好比登山, 在你三四十岁时要翻过无数悬崖峭壁、克服一切艰难 困苦,但经历过这些的你,将有*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致力于慈善、为社会提供服务。” 接下来,他跟我讲了刚参加工作时在化学银行的 遭遇,以及交易员在看到他蹩脚的分析报告后如何对 他冷嘲热讽。 “我想,我当时确实有点儿傻,所以后来才被‘ 发配’到了**无聊的信贷部门。”格伦说。 “那你当时都做些什么呢?”我问道。 “尽管我学到的东西不少,但毕竟处于一个边缘 部门,得不到晋升机会。于是,我决定重返校园,到 哈佛大学读了个法学硕士和MBA……这段经历让我明 白,对于一些年轻人,我们要激发他们的天赋,而不 是打压、限制他们的发展。” 大家都会说格伦这样的人就是个典型的“华尔街 人”,但在我看来他有些与众不同——他还是一名企 业家。是的,他自己开了公司。早在成立银湖合伙公 司(Silver Lake Partners)前,他就萌生了创业的 念头。我的公司**就是我自己的,别人无权干涉它 该如何发展。格伦做到了,他成功了。 ***与被***、CEO与下属,他们之间的不 同由此可见一斑。大多数成功人士(很多是在一家公 司干了几十年),他们要么是企业家,要么具有企业 家思维。虽然也有例外,但并不多。“做自己的公司 ”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 心怀这种想法的人是乐观向上的,他们*有成效、* 加自信,因为他们知道自身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是 别人拿不走的。 这种思维模式到底是什么?从*基本的字面意义 上说,“做自己的公司”就是要自立谋生。比如,你 在某公司上班,却没有实现自我价值,周围的同事也 都是一群很盲目的人。与其这样混*子,温水煮青蛙 般度过5年、10年、15年,还不如自己出来单干。换 句话说,要像格伦一样。再比如,你已经厌倦了当公 司的法律顾问,这时中年危机又悄然而至。试想一下 ,6个月后你在自己开的小商店里烘焙纸杯蛋糕,这 是不是要比你每天处理法律文案、每小时赚500美元 要快乐10倍?做自己的公司,其实很容易。 不过有些时候,也不容易。“做自己的公司”这 种思维模式需要摆正一个观念,那就是别把你的工作 当成你的事业。你的工作只是通往你事业的一条道路 而已,只要这条路和你的职业相匹配。不幸的是,多 数时候两者很难匹配。不过,心怀这种思维模式的人 都很容易看得出来,他们总是有一些项目在往前推进 。这类人可能白天是一名营销主管,而到了晚上说不 定就变成了作家在写自己的书。抑或是他在IBM上班 ,但闲暇时喜欢在YouTube上发布一些“怎样做…… ”的视频。他们都是富有创造力的人。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