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辞书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那些年那些事(精)
ISBN: 9787532653737
第一章永远的会乐里 每当我路过西藏路福州路路口的来福士广场,心中总 会泛起一种无可名状的情绪。仅仅进去一次,也是为了感 觉一下曾经的心理方位。这样的商场在繁华的都市里可谓 多矣,不同的是,这栋与上海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并无二致 的钢筋水泥建筑占据的土地上,沉淀着我的儿时记忆。 此前,这里是旧式里弄中小有名气的会乐里。据史料 载,1904年,浙江南浔富商刘景德买下了这个地块,建成 老式里弄,取名会乐里。到1924年又改建成新式里弄,主 弄左右各有4条横弄,弄门为简式牌坊,上写东一弄,西一 弄等支弄名。此时的会乐里共有28幢楼房,均为新式石库 门住宅。弄口设在福州路,号牌为福州路726弄。会乐里的 出名,并非是因其地段,而是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 代,这里是旧上海名噪一时的妓院区,所谓“长三堂子” 。解放后,妓院被封闭,这条弄堂改邪归正,大批市民搬 迁进会乐里。20世纪末、21世纪初,旧区改造的铲车把会 乐里从物质形态上消灭了,从此,会乐里彻底湮没在历史 的尘埃中了。 然而,往昔的记忆常常会像幽魂般冒出来找寻寄托之 所,场所既不复存,幽魂便无所依。这大概就是城市人所 谓的乡愁罢。 路过来福士广场,只要有时间,我就想在云南路、汉 口路、福州路、西藏路合围的这片区域里走一走,脚步丈 量中,找寻着童趣和自己孩提时的身影。在摩肩接踵、各 种乡音杂陈的人流中,我常有一种“过来人”的心情,欲 知前面路,要问过来人。我多么期望路人中突然冒出一个 “发小”来,一声招呼打过来,该有多么亲切!然而,没有 。这片老土地上的人基本上都搬迁到了四面八方。物是人 非的感慨是上了点年纪的人独有的,何况现实是物非人非 ,这块故土改得很彻底,物理意义上、文化意义上都旧貌 变新颜了,撞入眼帘的只是旅游者和购物者的面容,耳边 听见的则是大量带着乡音的普通话。惟有记忆还存留着, 却也只是在故人的心中,且都在老去。 有两次,我呆立在云南路上来福士广场地下车库的进 出口边,心中的GPS反复印证,那正是会乐里东三弄的云南 路出口位置。弄口是一个皮匠摊,两三步开外有一位瘦骨 嶙峋的老者摆着一个小人书摊,弄口还有一只七个小炉口 、供弄堂居民热菜热饭煮牛奶什么的七星炉,当炉火熄灭 后,我们一些小顽童就在炉灶上跳上跳下耍着玩。 这七星炉下是我儿时的惊心之地,因为在那里我磕掉 了半颗门牙。那是一年的夏天,我拖着木拖板,七哩括珞 地走过这里,要到弄口的老虎灶里泡壶热水,不料脚在地 上绊了一下,一个前扑,眼看要摔倒,情急之下,我下意 识地把手里的竹壳热水瓶抬高,不让它磕地,但是我的前 胸和胳膊肘重重地撞在了水泥地E。我迅速地爬起来,庆幸 水瓶完好无损,自己没摔伤。 司是,嘴里怎么会有麻木 感?伸手在嘴上一摸,才发现门牙少了半颗,急忙低头寻找 ,捡得半颗残牙,不声不响地捏在手心里,司怜兮兮地回 家。外公外婆不相信摔跤能把门牙磕掉,遍访目击者探问 其详。不料这一问,问出了一个令我难以抗辩的结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