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译林名著有声涂色版

昆虫记/译林名著有声涂色版
作者: (法国)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改编:王晓涵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1.10
折扣购买: 昆虫记/译林名著有声涂色版
ISBN: 978754475720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红蚂蚁 在我开辟的昆虫乐园荒石园中,红蚂蚁占据首要 地位。它们就像古代的亚马孙人,全靠奴隶帮忙获取 食物,自己却对如何觅食一无所知,就算把食物放到 它们眼前,它们都不会去吃。红蚂蚁总是抢劫其他种 类的蚂蚁,把对方的蚂蚁蛹搬到自己的巢穴。蚂蚁蛹 蜕皮以后,就成了红蚂蚁的奴隶,供它们使唤。 每年六七月的午后,经常能看到红蚂蚁爬出自己 的巢穴。这支队伍绵延五六米长,若非发现了其他蚂 蚁的巢穴,它们会一直保持这样的队形。一旦有了发 现,在前面带队的蚂蚁就会停下来分散开,后边的蚂 蚁则继续前进,最终聚集在一起。行动之前,它们会 先派出侦察员,若发现判断有误,就继续列队前行。 最终,红蚂蚁找到了一处黑蚂蚁的巢穴。为了保 护自己的孩子,黑蚂蚁在巢穴人口跟这群强盗展开了 激烈搏斗。然而,由于红蚂蚁数量太多,实力强大, 黑蚂蚁根本不是它们的对手。得胜的红蚂蚁迅速钻进 黑蚂蚁的巢穴,最后,几乎每只红蚂蚁都叼着一只蚂 蚁蛹出来了,匆匆返回自己的巢穴。 黑蚂蚁与红蚂蚁的巢穴距离,决定了这帮强盗运 送战利品的远近,近的时候可能只有十几步,远的时 候可能会达到五十步、上百步,乃至更远。 我曾观察到红蚂蚁跑到荒石园外抢劫。它们爬过 高达四米的围墙,爬到遥远的麦田。沿途经过草丛、 落叶堆、乱石等复杂的道路,对它们来说是不小的挑 战,而红蚂蚁却毫不退缩。另外,不管去时的道路多 么难走,它们都会带着战利品原路返回。就算这要消 耗更多的体力,遭遇更多的风险,它们也执意要这么 做。 对红蚂蚁来说,厚厚的落叶堆到处都是深深的陷 阱,稍有不慎,便会掉进陷阱中,要花费很大精力才 能再爬上来,这对它们的体力是一种极限挑战。即便 如此,它们依旧坚持原路返回。可能在旁边一步之遥 的地方就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它们根本不会留意。 有一回,我观察到红蚂蚁沿着池塘岸边排成队伍 ,出去抢劫。当时刮起很大的风,很多红蚂蚁都被刮 到水里去了。池塘里的金鱼张着大嘴游过来,把这些 可怜的落水者吞进肚子里。即使发生了这样的悲剧, 红蚂蚁抢劫归来时,也依旧叼着蚂蚁蛹走这条路。大 风还没停止,又有一批红蚂蚁和它们的战利品一起变 成了金鱼的美食。 红蚂蚁坚持原路返回,肯定是为了避免迷路,而 去时、回来时走相同的路,无疑是避免迷路的最佳办 法。毛虫出去觅食时,会在路上吐丝,形成一条线, 根据这条线的引导返回自己的家。而因为红蚂蚁不能 吐丝,不会像毛虫一样在路上拉起一条线,大部分人 认为,红蚂蚁会在路上留下某种气味,借助嗅觉找到 回家的路。不过,我并不相信这种说法,为此做了一 些实验。 我六岁的小孙女露西帮了我很大的忙,她经常帮 我在园子里监视红蚂蚁。一天,我正在书房做笔记, 她跑过来把我拉到园子里。原来她观察到红蚂蚁从巢 穴中出来抢劫,就紧跟上去,在它们走过的路上撒上 石子做标记。我用扫帚把这条路认真打扫了一遍,把 路表的尘土全部打扫干净,这样如果红蚂蚁真的留下 了什么气味,也多半辨认不出来了。 当红蚂蚁回来,走上这段被清理过的道路时,变 得犹豫不决。领头的红蚂蚁挤成一团,后面跟着的不 明所以,继续前进,以至于蚂蚁团越聚越大,混乱不 堪。最终,几只最勇敢的红蚂蚁走上了被清理过的道 路,其余红蚂蚁跟在它们身后。我的陷阱没能阻止它 们按照原路返回。 这个实验并不成功,我的清理工作不够彻底,可 能还有它们的气味残留,因此它们最终还是找到了回 去的路。要证明我的观点,一定要再做一次实验,把 红蚂蚁留下的气味彻底消除。 过了几天,露西来向我汇报,红蚂蚁又开始行动 了。露西像上次一样,用石子标记了红蚂蚁行进的路 线。我用一根水管从池塘引水,对着其中一段路冲刷 起来。水流很大,我确定路上不会有味道残留。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