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经典再版)

高手(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经典再版)
作者: (美)沃德·法恩斯沃思|译者:丁芝华|绘画:吴沁芷|整理:吴沁芷
出版社: 法律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7.46
折扣购买: 高手(解决法律难题的31种思维技巧经典再版)
ISBN: 9787511895387

作者简介

沃德·法恩斯沃思,波士顿大学法学院教授,曾先后担任法经济学巨擘、联邦第七巡回法院首席法官理查德·波斯纳和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安东尼·肯尼迪的助理;1996年,曾赴海牙担任伊朗—美国索赔法庭的法律顾问。

内容简介

技巧1 事前分析与事后分析 一个抢劫犯进入一家银行,把枪顶在一位顾客的 头上,胁迫银行职员把抽屉里的所有钱交给他,如果 不交的话,他就开枪打死这位顾客。银行职员拒绝了 他的要求,这个抢劫犯就向这位顾客开了一枪,然后 逃之夭夭了,后来始终也没有被警方捕获归案。这位 顾客因遭受枪击而身亡,他的遗产继承人遂把这家银 行起诉到了法庭上,认为银行职员应当把抽屉里的钱 (我们在此假设,只有5000美元)交给那个抢劫犯。 对此案,法庭应当如何裁决呢? 分析这个问题,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按照第 一种方法,本案是银行与一位顾客的遗产继承人之间 的纠纷。他们之所以对簿公堂,是因为他们无法私下 解决在此问题上所产生的分歧。作为终局的调停人, 法官可给出双方都愿意接受的解决办法,因为这个解 决办法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双方会有一方胜诉 ,问题是谁会胜诉。要找到纠纷的解决办法,需重新 考察本案的案情,弄清楚基于公正理念银行是否应当 向原告支付损害赔偿金。银行有不当之处吗?如果银 行职员的行为使银行避免了财产损失,那么银行不向 因该行为而受害的一方(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他的遗 产继承人)支付赔偿公平吗?银行承担那位顾客死亡 所产生的经济负担会比他的亲属更容易吗?我们可以 凭着正义感扪心自问。用与本案类似的案例加以类比 ,也是可能的。例如,银行的保洁员卫生没做好,地 面很滑,有顾客因之摔倒。再如,银行职员把将有顾 客携巨款离开银行的消息向窃贼透露,法院判决由该 银行承担责任。我们可以像处理这些类似案件一样来 对本案作出裁决。 上述分析就是使用的第一种方法。但还有第二种 分析方法。银行那天发生的事情系属不幸,但与此相 关的利益并不是主要的;事情到此就结束了,法庭无 论作出何种裁决,都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此时 ,钱财,抑或承担的处罚,可以从一个人转移给另一 个人,但这些都只是一种重新安排而已,对于已经发 生的严重后果,这一切都太迟了。银行那天发生的令 人震惊的事情(或者是犯罪,或者是事故)都会造成 浪费:死去的生命,被毁坏的汽车,破碎的玻璃,或 者其他可能发生的损害。这些损害一旦发生,世界都 会遭受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死者的家庭而言,这显 而易见。他们非常痛苦地意识到,无论法律做何处理 ,他们的亲人也不会再醒过来。对于导致汽车损坏的 事故而言,事实也是如此,但不太为人注意到。汽车 可以修理,应当承担事故责任的人会支付修理费用, 汽车的主人可能认为法律使其原来的汽车又回来了: 真是一个奇迹!好像这起事故从来也没有发生过。但 这不是一个奇迹,而是一种浪费。无论汽车的主人感 到如何满意,世界也不会与没有发生事故前的一样了 ,因为这起事故花了钱,而这些钱本来可以更好地用 到其他任何事情上。问问那个支付修理费用的人的感 觉吧。这里的问题在于法律并没有使已经发生的那些 不幸复原。是的,不幸已经发生,法律无能为力。法 律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对损害的承担重新分配。当然, 这也并不等于什么也没有做。分配责任,让应承担责 任的人进行赔偿,可能会使受害人感觉好一些,使其 他社会成员感觉好一点。但是,法律的梦,也是我们 大家的梦,是让时光轮回,在损害发生之前阻止损害 的发生。这可能要比事后争论谁应承担这种损害好得 多。但糟糕的是,这是不可能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这也许是可能的,因为法庭能 够付诸行动,阻止不幸的发生。它可以创制一项规则 ,减少以后类似银行抢劫的恐怖事件的发生。这无法 挽回已经发生的杀人事件,但能够减少将来发生的杀 人事件,这难道不是一样好吗?或者还有比这更好的 ,因为我们将能够阻止大量不幸的发生,而不仅仅是 其中一个(如果不能防止这些灾难,当在将来这些灾 难发生后,我们仍然会像现在一样感到痛苦;我们希 望能使时光倒回,也许到今天仍然如此)。法律对纠 纷的解决可以采用一种不同的方式,从上文的分析可 以得出这一点。不是向事后看,不是裁断由谁来承担 已经发生的不幸,而是向事前看,作出的裁决,要使 今后发生同样不幸的可能性大为减少。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分析思路呢?在这起银行抢劫 案中,这意味着要弄清楚该案件裁判后人们将来的行 为动机是什么。下面这种可能性是比较有趣的:如果 法庭说原告胜诉,则自此以后再遇到抢劫犯劫持人质 时,银行就会产生把钱交给歹徒的动因(以避免再次 被起诉和支付赔偿)。反过来,这意味着歹徒们会产 生劫持人质的动因。实际上,歹徒们可能并不知道这 条法律规则,不过,他们可能不需要知道。他们或许 仅仅注意到劫持人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银行总 会把钱交出来。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困境。让那位顾 客的遗产继承人胜诉可能在将来会引起更多的人被劫 持。人质被枪杀的可能会少之又少,因为歹徒们想要 的是钱,但是,一旦有人被持枪歹徒劫持,后果如何 很难预测。 从这种角度分析,在这起顾客的遗产继承人提起 的诉讼中,银行必须胜诉。当我们回头看这起不幸事 件时,就不再是公正与否的问题了,而是如何为将来 创制适当规则的问题了。银行必须胜诉的原因与政府 拒绝劫机犯提出的钱财等要求的原因一样。支付钱款 与挽救乘客的生命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如果知道今后 不再发生类似事情,你可能会支付钱款。但问题是: 如果支付了钱款,不仅仅是会再次发生这类事情,而 是会发生更多的这类事情。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