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科技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18
折扣购买: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超级记忆力
ISBN: 9787530851654
王擎天,美国UCLA硕、博士,专长横跨文史哲与科学领域。作为现代知识的狩猎者,平时极爱阅读,也热爱创作,是个饱读诗书、知识全面的大师。不仅家中藏书量已高达二十五万册,更编著畅销两岸的著作--《三国演义的现代智慧》、 《读历史,学谋略》、《中国史事集锦》、《从21世纪看世界大国的崛起与没落》等,可谓著作等身。 由于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宽广视野,曾多次受邀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演讲,获得极大的反响。更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首席顾问,是中国出版界第一位被授予“编审”头衔的台湾学者,并荣选为国际级盛会马来西亚吉隆坡论坛“亚洲八大名师”之一。
首先。大脑是个“超级内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电脑有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都知道,电脑的内存是有规格的,它的规格限定着 它的容量。但人的大脑却是一个“超级内存”,像一座望不到边的金矿,可 以供你无限开采。然而,至今为止这座金矿被我们开采得太少了。世界著名 的控制论专家N,维纳说:“每一个人,即便是做出了辉煌创造的人,在他 的一生中利用他自己大脑的潜能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人类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系统。别看它的 重量只有1400克左右,其中却包含着一百多亿个神经元;在这些神经元的周 围还有一千多亿个胶质细胞。大脑的存储量大得惊人,在从出生到老年的漫 长岁月中,每秒钟大脑足以记录1000个信息单位,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记住 从小到大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举世公认的科学巨匠。他死后,科学家对他的大脑进 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他的大脑无论是体积、重量、构造,还是细胞、组织 ,与同龄的其他任何人都一样,没有区别。这充分说明:爱因斯坦成功的“ 秘诀”并不在于他的大脑与众不同,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于超越平常人的勤 奋和努力以及为科学事业而忘我牺牲的精神。 正如《美国心理学会年度报告》中指出的: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任 何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 度与方式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不但可以填平,而且可以超越。 据研究记忆力的阿诺欣教授和劳金茨科克教授说,我们脑子的容量非常 之大,几乎对进来的信息全部都能收容下来。 据劳金茨科克教授的计算,我们的脑子,即使每秒钟都输入10个新的信 息,如此继续一生,我们也仍然还有记忆其他事项的余地。类似吃得过量已 经再也吃不进任何东西的这种情况,在人脑的记忆方面是不存在的。因此, 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准备把什么都记下来。 现在经常出现记忆力极为卓越的人物,这无异是在证明人类能够记忆的 信息量是无限的。 在舞台上表演记忆术的魔术师当中,有人能把隔两秒钟给他一个前后没 有联系的新信息全部正确地记住,并能说出来。他说只要知道了记忆的方法 ,无论什么人都能和他一样地做到。 有个以“完美的记忆家”出名的俄国人。提到他记忆力的惊人之处,有 这么一个插曲,据说他谈到15年前某天发生的事情时,说过下面的话:“那 天的哪一个时刻也需要我说出来吗?”关于他,俄国心理学家亚力山大?鲁利 亚教授做过几年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他的脑部结构和机能并无异于常人, 从幼年起他就自然地学会了记住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的方法。 古希腊的西摩尼德斯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记忆法是雄辩家素养的本质 部分。”奇克罗也著文记载过当时的法律家和雄辩家们都得到了记忆法的帮 助,并在《雄辩家论》中叙述了他本人是如何应用记忆法的。由此可见,不 断地运用和挖掘你的大脑,掌握记忆方法,你将获得无穷的记忆宝藏。 其次,大脑具有惊人的记忆力。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它 分为三个环节。即“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从信息加 工的角度看,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加工、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这里加 工、编码相当于识记,储存相当于保持,提取相当于回忆和再认。 衡量一个人记忆力的高低,通常是从记得快慢、正确与否、储存时间长 短以及能否顺利提取等四个方面来考察的。 同样一段材料有人过目不忘,有人则需要一再地记忆,这就是记忆的敏 捷性。有的人记东西很快,但粗枝大叶、错误百出,有的人记的材料再难再 多,也能记得有根有据、确定无疑,这是记忆的精确性;有人能将记忆信息 保持很长时间,也有人刚记住的事情转眼就忘了,这就是记忆的持久性。此 外,记忆的内容要有备用性,有的人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得杂乱无章,该用 的时候难以顺利提取出来,这方面的表现如何,反映了记忆备用性上的差异 。 所以,一个人记忆力发展得好,表现为记得快、对、牢,并且能在该用 的时候顺利提取出来。 再次,记忆力是人的一大天赋,人在呱呱落地之前就具有记忆力了。然而, 由于后天的原因,每个人记忆力的好坏却又是千差万别的。上了年纪的人, 大多还会显出记忆力衰退的现象。专家们认为,这些情况的产生,并非是由 于体质虚弱或脑细胞死亡所致——人有脑细胞数万亿个,40岁以上的人,每 天丧失的脑细胞也不过1,万个——主要是由于忽视早期培育和缺乏经常性 刺激造成的。 为了充分发挥记忆力这一天赋的潜能,生理学家提出:孩子一生下来, 父母就应当诱导和刺激他们,使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心——早期环境对 培养和增强人的记忆力影响极大——并向他们提供多种多样的刺激物,鼓励 和刺激他们运用大脑的两个部分:左脑用于对诸如语言、名单、次序等一类 事物的记忆;右脑用于对诸如韵律、想象、创造等一类事物的思索。成年人 则应尽可能多地从事一些不同性质的活动,以寻求刺激——刺激乃是使记忆 力不致衰退的关键。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