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

三国之乱--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
作者: 陟云子
出版社: 南开大学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80
折扣购买: 三国之乱--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
ISBN: 978731005640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张角等人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于是令人火速传递消息 给四方信徒,临时决定提前起兵。因为起义军都以头戴黄 巾作为标识,所以被官方称为“黄巾贼”。张角为了提升 黄巾军士气,应用太平道中的三才之说,自称天公将军, 分别称弟弟张宝和张梁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正式在魏 郡誓师起兵。凡是黄巾军聚集的地方,当地官府都是首要 攻击目标,因为各郡县长官多数没有准备,所以很多官吏 弃官逃亡。不过旬月之间,天下响应,关东地区遍地烽火 ,京师震动。安平国(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州)、甘陵国(治 所甘陵县,今山东临清东北)的百姓将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 刘忠擒住以响应黄巾军。汝南黄巾军在召陵击败太守赵谦 ,并乘胜进军到颍川,会合了陈国的义军,兵势大振。幽 州广阳的黄巾军杀刺史郭勋和太守刘卫。荆州南阳的黄巾 军首领张曼成自称“神上使”,攻杀太守褚贡,并占领宛 城(南阳郡治,今河南宛城)作为活动据点。 汉灵帝面对如此形势,紧急采取如下举措:以河南尹 何进为大将军,封慎侯,率领左右羽林、五营(即东汉禁军 所属的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营士屯都亭,修理 器械,以镇京师,同时为预防黄巾军西入,在函谷、太谷( 关名,今河南洛阳东南太谷口)、广成(关名,今河南临汝 县西)、伊阙(关名,今洛阳市南伊阙山)、辍辕(关名,今 河南偃师东南)、旋门(关名,今河南荥阳)、孟津(关名, 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是黄河上重要渡口之一)、小平津(与 孟津关毗邻,因为地位次于孟津,故以小为名)八关设立都 尉,以此八关来拱卫京师。在召集群臣会议时,北地太守 皇甫嵩认为应当解除党禁,并从宫禁内库中拨发钱财,还 应该从皇家所属的园林西园之中调拨良马分给军士。制造 党禁、打击清流是灵帝默许和认可的,而内库中的藏钱都 是灵帝毕生搜刮得来的,皇甫嵩的这番话伤及皇帝痛处。 灵帝问中常侍吕强怎么办,吕强说:“党锢久积,人情多 怨。若久不赦宥,轻与张角合谋,为变滋大,悔之无救。 ”听到这番话后,灵帝也害怕了。四天后,他迫于内外压 力终于废止党禁,赦免天下被拉入黑名单的党人,唯有张 角等人不在其列。 黄巾起义虽然轰轰烈烈,但各地之间的义军却缺乏统 一指挥与可靠的联络手段。在初期的浩大声势和云集响应 过去之后,朝廷发现黄巾军虽然分布很广,但是主要集中 在三个地区,分别是冀州和幽州南部、颍川汝南及南阳。 因此朝廷决定分而治之,率先攻打威胁洛阳的颍川黄巾军 ,其次是冀州张角等人的黄巾军大本营,然后再推进到其 他地区。 东汉朝廷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大发天下精兵,博选 将帅。公卿俱称谏议大夫朱俊有才略,灵帝拜其为右中郎 将、持节,以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持节,并将禁军五校、 三河骑士及招募而来的兵勇共计四万余人配予二人,使其 各领一军分头克难。日后叱咤风云的孙坚此时只是朱俊下 属佐军司马,他募集在下邳的乡里少年、往来商旅及淮泗 精兵,共得千余人之众,随同朱俊征战。同时因为四府举 荐尚书卢植,故朝廷又以卢植为北中郎将、持节,并以护 乌桓中郎将宗员为副将,两人另引部分北军五校和征募的